7月输血相关管理制度1.认真执行国家卫生计划委员会颁布的《输血法》《临床技术输血技术规范》《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等法规。2.护士应掌握有关输血的法律法规,规范输血程序,增强法律意识,严格把关,以保护病人医院供血单位和自身的合法权益,使输血治疗达到安全水平。3.严格无菌操作规程,血型检查,输血前准备,输血实施,输血的副作用及对策的各个环节。4.严格按医院的《临床输血操作规范》《XX市妇幼保健院输血安全护理记录单》执行。4.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查对准确无误方可输入。5.取回血液尽快输人,不得自行储血,输血前将血袋内的成分轻轻混匀,避免剧烈震荡,血液内不得加入其它药物。6.输血过程中严密观察,保证安全;有输血反应者,根据输血反应程度报告上级部门积极展开检查治疗和抢救,妥善保管余血。7.使用完得血袋用双层黄色塑料袋捆扎,送输血科保存。临床输血操作规范一、临床输血标本采集、送检操作规范血样采集要求。采血护士必须具有执业资格,实习/进修护士不得采集,每次只能采集一位患者的血标本。1.采集前,护士持确认的患者输血申请单,与医嘱核对患者床号、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等信息,按要求准备采血材料,明确采血管和采血量。2.采集前持采血申请单再次与患者或家属核对患者床号、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采血日期,按要求采集。3.采集后,再次核对上述信息,贴血样信息标签,检查血样质量及有无溶血,核对无误后,采集者在申请单及样本采集者处签名后送输血科。并进行医嘱执行签名。4.第一次输血患者应同时采集输血前四项的检测血样送检验科。5.由医务人员送血样至输血科后,由送血样人员和输血科第1页共17页人员再次核对以下信息:(1)血样信息与申请单信息是否一致。(2)血样标识的完整性。(3)采血管及采血量是否准确,有无溶血。(4)双方核对无误后签收。6.有以下情况,输血科可拒绝收血样,输血科人员填写《临床标本拒收记录表》或《不合格输血申请单记录表》,并将血样连同此表退回相关科室,重新送检。(1)血样标识不完整。(2)血样信息与申请单信息不一致。(3)标本量不足。(4)血样质量有问题。(5)采血者没有签字。(6)《临床输血申请单》填写不合格。二、血液制品的领取与发放操作规范(一)科室医护人员持专用取血箱取血,并与输血科人员共同核对以下信息:1.科别、受血者床号、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血型、交叉配血结果。2.供血者血袋号、血型、血液品种、血量、有效期、血液有无溶血及血块、血袋有无渗漏等。3.核对无误后,发血者与取血者双方在在《血液入库至配发血过程记录表》栏中签字。(二)血液制品发出后原则上不得退回。三、临床输血操作规范(一)输血前,两名医务人员持交叉配血报告单与血袋核对科别、受血者床号、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血型、交叉配血结果、供血者血袋号、血型、血液品种、血量、有效期、血液有无溶血变质、血袋有无渗漏,确认无误后将血液送到患者床边准备输血。(二)床边操作两名医务人员持交叉配血报告单再次与患者核对患者床号、姓名、性别、年龄、血型,并与输血单及血袋标签再次核对上述信息,并签字。(三)血液输注前从冷藏箱内取出的血液,在室温中停留第2页共17页的时间不得超过30分钟,血小板取回后应立即输注。(四)输血过程具体要求1.核对确认无误后,使用生理盐水注射液建立静脉通道,冲洗输血器管道。2.输注血液前将血袋内的血液轻轻混匀,避免剧烈震荡。禁止加入任何药物。3.输血过程应先慢后快,输血前15分钟要慢,一般为20-30滴/min,医护人员床边密切观察有无不良反应,无不良反应再根据病情和年龄调整输注速度,一般为60-80滴/min,年老体弱、婴幼儿及有心肺功能障碍者,一般为15-30滴/min,并严密观察受血者有无不良反应,如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处理。如果发生输血不良反应,须立即停止输血,更换生理盐水,并报告主管医师处理,同时通知输血科做必要的原因调查。4.一般情况下,输血不必加温血液(但大剂量输血、新生儿换血治疗及冷凝集患者输血要加温输血)。5.输血后将《输血反应登记卡》和空血袋送回输血科,保存于2~8℃冰箱24小时,以备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