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警务信息采集制度第二炮兵某旅一批信息采集员走向演兵场本报北京7月13日电余俊成、特约记者王永孝报道:炎炎盛夏,高原流火。7月初以来,一批“兼职信息采集员”活跃在第二炮兵某旅演兵场,他们在履行本职工作的同时,责训练数据、战场数据、保障数据等信息。旅长兰吉银介绍说:“这是我们贯彻全军军事训练会议精神,努力推进军事训练向信息化条件下转变的一个重要举措。”近年来,该旅为适应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需要,组织力量开发了“旅军事训练信息库”,但由于没有实现动态验证和及时充实更新,其中有些数据已经不符合当前的战场环境。着眼未来信息化战争需求,旅党委越来越意识到,拥有一个完备、精准、动态的战备训练信息库至关重要。为此,他们挑选了一批信息化素质较高、工作作风严谨的人员,赋予其“兼职信息采集员”的使命。为使这些兼职信息采集员能够及时准确采集各种数据信息,旅里通过外请专业人员传艺等办法,对他们进行了相关知识技能培训;同时,立足现有条件,经多方协调,为其配备了数码摄像机、电子测速器、卫星定位仪、测绘仪等设备器材。在训练场,这些信息采集员除干好本职工作外,还要负责各种训练信息的采集任务。每当转场机动、伪装隐蔽、装填导弹等关键环节,他们都要及时进行记录、比对和测算。他们的工作包括:跟踪不同环境下训练的数据变量、采集各战场点位的环境参数、验证各种装备在使用中的性能参数、统计各类物资消耗量等。据介绍,这批采集员在此次演练中共采集新数据300余组,验证原有数据近600组。随着这些信息采集员的出现,该旅演兵场正在发生诸多变化:大量精准的训练数据为训练提供了科学依据,增强了训练的科学性,推动了军事训练的创新发展。第二炮兵某基地探索数据资源共享新机制拆坝疏淤:跨过“楚河汉界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能力,说到底是一种“网聚能第1页共7页力”。它的真正威力,不仅仅是构建了一无所不包的大网,更在于通过网络中数据的广泛融合和信息的快速共享,将各类作战力量、作战资源聚合成为一种新质战斗力信息共享才能产生力量,产生效益。不能共享的信息数据,好比躺在金库里的货币,只能显示富有,并不能创造财富。由此类比,搞好数据共享,就是让各家的财富变成共有的财富。促成这一转变,需要更新观念、统一“金融法则”,更需要建立畅通无阻“融资渠道”和高速运转的“交易平台”。条块分割形成“数据壁垒”红方胜得不明不白,蓝方输得稀里糊涂。谁也没想到,一场实装对抗演练会以这样的结局收场。双方指挥员不甘心,凑在一起打算复盘战局。谁料,所有演练数据已被基地司令部一名作训参谋锁进了保密柜里,明令仅限内部掌握,一律不准外泄。辛辛苦苦得来的作战演练数据,此时却成了壁垒森严的“部门资源”。参演双方无可奈何,一个劲儿向记者倒苦水:老说信息资源利用要“一盘棋”,可跨不出条块分割的“楚河汉界”,演练应有的效益岂不大打折扣。如今,这一幕在第二炮兵某基地已经成为历史。记者在该基地近期组织的一次综合演练中看到,经由战场信息显示系统,导弹旅指挥所信息网络联接基地指挥大厅,方圆数百公里的战场态势尽收眼底。随着战局不断升级,一串串作战数据如潮涌而来,某新型嵌入式信息采集系统实时捕捉记录,并自动生成一个个数据包,供前线指挥员随时调阅。硝烟散尽,参演部队指挥员走进“中军帐”,与基地导调人员对照作战数据展开复盘,细到每一个节点,每一个动作,每一个决心。旅长夏小平说:“判读这些数据,好比观看电影慢动作回放,得在何处、失在哪里,一目了然。”【专家解析】第二炮兵指挥学院教授王晓东。数据信息资源垄断现象的出现,既有独占观念作祟,又因共享机制缺失使然。走出“有数据难共享”的困局,一方面应妥善解决好共享与保密之间的矛盾,另一方面应搞好建章立制,依据作战指挥和各部门业务需求,合理划分数据共享的权限和类别,明确提供数据的责任,第2页共7页建立畅通的数据共享渠道。兼容并蓄消除“排异反应”这是该基地演兵史上空前辉煌的一幕——那年秋天,3支不同型号的导弹劲旅分赴预定集结地域,与其他军兵种部队展开联合训练。随着发射“零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