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输血管理制度血液科患者常合并严重贫血、严重血小板减少、凝血功能紊乱,是输血较多的科室,为提高合理用血、安全用血,做到输血零失误,现制定血液科输血管理制度。1.科室严格按照卫生部临床输血规范和我院输血管理委员会制定的临床输血管理制度(实施细则)执行输血;2.将输血管理作为科室医疗质量管理的重要环节,科室质量控制小组将输血质控常态化;3.科室非急诊用血患者应在申请输血前已完善输血前常规检查,包括免疫十项和血型鉴定+不规则抗体筛查;4.申请用血前最少有主治及以上医师评估患者是否有输血指征,如有指征,告知患者患者输血的必要性及相关风险,签署输血知情同意书;红细胞申请量1600ml的,主治医师填写输血申请单,科主任签字,报医务部审批;5.标本采集应严格按照血液科输血标本采集流程制定,提高标本采集安全性;6.从输血科取血后,30分钟内开始输注,减少血制品放置时间;输血前应双人在患者床边执行核对,采用至少2种以上方式识别患者身份;核对完毕后填写输血安全护理单;7.输血过程中注意观察患者有无输血不良反应,如无不良反应,病程记录应完整记录输血过程,一旦出现输血不良反应,应按照我院输血管理委员会制定的实施细则处理不良反应,并填写输血不良反应回报单,输血不良反应调查表和输血不良反应处理记录表,并上报输血科;8.科室质控小组每个月抽查输血病历,及时发现问题,如第1页共25页发现有不合理输血和缺少输血相关表格的,给予全科通报批评;9.本输血管理制度归血液科负责解释说明。血液内科2012.7.1第二篇:输血管理制度安全输血管理制度(一)交叉合血标本的采集1、确定输血后,责任护士遵医嘱采血。2、采集前检查输血申请单是否填写合格,若有漏填或差错,则不能采血。核对输血申请单与标本瓶上内容是否一致。3、认真核对病人信息。核对腕带上患者姓名、性别、床号、住院号、年龄,核对检验报告单血型与试管标本上(条码试管)或输血申请单上是否一致,有任何疑问都不能采血。4、采血后在《输血申请单》上方及试管标签上正确填写采血日期、时间并签全名。(二)取血1、输血科配血合格后,由医护人员到输血科(血库)取血。2、取血与发血双方必须共同进行“三查八对”并签名。“三查”:查交叉配血报告单及血袋标签各项内容;查对血袋有无破损渗漏;查血液颜色、质量是否正常;查对患者姓名、性别、病案号、门急诊/科室、床号、血型、血液有效期及配血试验结果等。核对准确无误后,双方共同签字后方可取血。无特殊情况1次只取1个病人的血。血液运输过程中应用专门容器盛放,避免剧烈震荡和高温,以防红血球破裂。3、注意鉴别外观不合格血液。①标签破损、字迹不清;②血袋有明显破损、漏血;③血液中有明显凝块;④血浆呈乳糜状或暗灰色;⑤血浆中有明显气泡、絮状物或粗大颗粒;⑥未摇动时血浆层与红细胞的界面不清或交界上面出现溶血;⑦红细胞呈紫红色;⑧过期。(三)输血1、遵医嘱输血,输血前由两名执业医护人员核对交叉配血报告单及血袋标签各项内容,检查血袋有无破损渗漏,血液颜第2页共25页色是否正常,血浆有无浑浊,如有疑问应立即与血库联系。准确无误后方可输血。2、输血时,由两名执业医护人员带病历共同到患者床旁核对患者姓名、性别、病案号、门急诊/科室、床号、血型、血液有效期及交叉配血试验结果,确认与交叉配血报告相符,再次核对和检查血液后,用符合标准的输血器进行输血,并、两人执行后签名。3、取回的血应在30min内输用,不得自行贮血。输用前将血袋内的成分轻轻混匀,避免剧烈震荡。血液内不得加入任何药物,不得与其他药物共用静脉通道,如需稀释只能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4、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输血前后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冲洗输血管道。连续输用不同供血者的血液时。前一袋血输尽后,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冲洗输血器,再接下一袋血继续输注。5、输血过程中应先慢后快,开始输血时速度宜慢,严密观察30min,再次进行“三查八对”,无不良反应后根据病情和年龄调整速度,并严密观察受血者有无输血不良反应。输血反应常见症状有。①发热、伴或不伴寒战;②寒战,伴或不伴发热;③输血部位疼痛,或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