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先进性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报告通过参加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学习,结合在省直机关十五年的工作经历,本人试图从“权力的自我内化问题”、“政治素质与业务能力的整合问题”、“思想修养问题”等三个方面对加强党员尤其是党员领导干部的权力观教育,提高党员干部的政治素质,加强党员干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思想修养、牢固树立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问题作一个初步探索。本意是以此引起广大党员和党务工作者对在省直机关建立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长效机制,做好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党性、党风教育工作更具有针对性、实效性。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来,我国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在这样一个相当长的历史阶段,如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是一个既具有深刻理论意义的问题,也是一个急迫的现实问题。本文意在以现实中存在的问题为切入点,以经验的方式对当前省直机关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方面的问题作一个实证研究。作为一省之领导机构,省直机关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具有较强的示范效应,这种效应与其所处的地位相匹配。因此,省直机关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实绩如何,直接对下级单位和系统产生较大影响。在这个意义上,省直机关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就具有其特殊的意义。由于我们所处的时代是社会转型时期,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使党和政府的工作内容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即从过去单纯管理型转变为服务型,权力不再仅仅局限于发号施令,更在于切切实实地为经济建设服务,为人民群众服务。而服务的主体是人,客体也是人。作为客体,省直机关共产党员普遍具有以下特点:一是学历高,以省国土资源厅为例,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占92.6%,而且越年轻学历越高,这在某种程度上提升了机关的整体素质。二是资历深,这主要表现在省直机关的领导干部大多是从基层上来的,他们都有着长期从事某方面工作的丰富的实践经验和行政能力。三是阅历广,他们在长期的工作中形成了自己的工作作风和方法,对于一些问题有自己的独特见解,有很强的政策解读能力第1页共6页和多维度的观察能力。这些特点,对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具有积极的意义,但是,也容易产生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权力的自我内化问题所谓权力的自我内化,即将权力视为自我人格的组成部分,或者说,将权力作为一种价值的评价标准。作为行使公共权力的政府机关,是通过层级设置将权力进行分解的,并且由具体的人员来操作权力。作为上级机构,省直机关工作人员一般都被赋予一定的权力,而且,由于体制原因,只要不犯错误,这种被赋予的权力将长期附着于特定的个体。由于机关里等级秩序是以权力为依据划分的,因此,权力便成为个体价值的重要体现,而人的价值感是人格得以形成的重要因素。因此,慢慢地便将自己与权力融为一体,视为自我个体人格的组成部分。而党员的先进性,则不在于权力的有无,而在于党员是否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在这个意义上,权力不过是个人为民服务的工具。从责任来看,权力与责任成正比,权力越大责任越重,越要努力执政为民。而将权力自我内化,则容易产生高人一等的意识,容易脱离群众。更为严重的是,容易导致权力的腐败,这方面已不乏其例。这种权力的自我内化,有其历史原因,也有现实原因,更有个人的因素。从历史文化上看,中国自古以来信奉的是官本位,权力从来就是人们奋斗的目标,整个社会评价体系也是以权力为标准的。这种政治文化传统在今天也没有从根本上消除。从现实来看,由于我国现行的监督制约机制不健全,权力的行使往往与个人意愿密切相关,这很难保证权力掌握者不利用公共权力谋私。再从个人来看,省直机关的权力行使主要表现对下级基层单位或政府上,上级机关掌握着下级所需要的资源,下级必然有求于人。在这种情况下,面对阿谀奉承,并不是所有人都能自持,守住底线,一些同志不可避免地把这种奉承误读为对自己人格的肯定。久而久之,自觉或不自学地陷入权钱交易的泥淖而不能自拔。基于上述原因,要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一方面需要加强制度的刚性约束,但是,由于制度建设不可能一蹴而就,因此,第2页共6页加强对党员尤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