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先进性作用工作思考如何加强农村党员队伍建设,确保农村党员队伍的先进性,充分发挥农村党员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XX县区近年来在如何发挥农村党员在经济建设中的先锋模范作用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如在20*年以来的”五村两规范一带头”工作中,及时地在全县农村87个党总支部、725个党支部中,把7674名农村党员和大批非党致富能手组织动员起来,以开展“一十百”活动和实施“党员带头奔富裕小康工程”为载体,着力组建农民党员带头致富群体,并在农村致富带头人中培养选拔党员、干部,使农村党员队伍成为农村经济建设的先锋队,使县委关于“围绕经济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工作思路收到了成效。下面,结合XX县区的实际情况,谈谈农村党员在农村经济建设中发挥先进性作用的问题。一、XX县区农村党员队伍基本情况全县13个乡镇130个村民委共有农民党员7674名,其中60岁以上2749人,占总数的35.8%;女党员1543名,占农村党员总数的4.97%;大专文化40人,中专文化311人,高中文化1284人,初中文化2297人,小学文化3301人,文盲41人,分别占农民党员总数的0.5%、4%、16.7%、30.%、43%、0.5%;从事农业生产的7445人,占农民党员总数的97%;务工经商的229人,占农民党员总数的2.9%。全县农民党员7674名中,掌握1-2门致富技术的有4984名,获得绿色证书的有2537名,成为科技示范户的1787名,市级示范户30名,县级示范户22名,乡镇级示范户108名,20*年人均纯收入5000元以上的党员户318户。从全县农村党员队伍基本情况来看,文化素质偏低,年龄结构偏老,队伍素质结构不容乐观。但是,这支队伍政治过硬,奋发有为,在近年来的“一十百”活动和实施“党员带头奔富裕小康工程”中,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为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立下了汗马功劳。二、关于农村党员在发展农村经济中的地位党的十六大通过的《党章》中的第三条规定。党员“要贯第1页共13页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带头参加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带动群众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艰苦奋斗,在生产、工作、学习和社会社会生活中起先锋模范作用。”这是党章赋予党员的神圣职责和义务,也就明确指出了党员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中国共产党是一个拥有六千多万名党员的执政党,我们每名党员都是党的一个细胞,分布在社会的各项各业,工作和生活在广大人民群众之中,和社会群众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基层群众中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以及各级党委的决定决议,就是通过我们每一位党员发挥作用来实现的。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发展经济是实现小康社会的前提,如果全体党员都能在经济建设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带动广大人民群众都投入到经济建设上来,那么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就会早日实现。如果没有党员在群众中起先锋模范模范作用,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以及各级党委的决定决议的贯彻落实就无从谈起,小康社会建设的大厦就没有了根基。这就是我们党员在经济社会建设中的地位,这个地位是多么的重要。因此,我们每一位党员都要明确自己的地位,要自觉履行党章规定的党员义务,坚持党性,使自己成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忠实实践者。三、农村党员在“一十百”活动中的风采20*年初,为了全面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把农村“三个代表”学习教育活动引向深入,中共XX县区委针对本县自然条件差,农民发展生产增收难的实际,在全县农村组织开展了农村党员“一十百”活动(就是一名党员帮扶十户农户,十名党员带动百户农户脱贫致富),以农村基层党组织为核心,党员为骨干,带动农民群众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发展高效优质生产项目。全县有帮扶能力的农村党员踊跃参加“一十百”活动,党员们各显神通,积极努力带动广大农户劳动致富奔小康,例如:城关镇城中社区农民党员苏丽秋,她创办百头良种猪场致富后不忘记父老乡亲,先后解囊扶助了本街的黄艳珍、莫宗林、蓝凤花等17户贫困农户发展种养生产走上了富路。第2页共13页北更乡圹太村共产党员黄英光,为了让群众发展桑蚕生产致富,除了多方争取上级的支持外,她还拿出自己的16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