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党员先进性报告**县共有12个乡镇场,64个行政村,61个行政村党支部,3个行政村党总支,农村党小组472个,农村党员4100余名。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一家一户分散的生产经营方式对党的农村基层组织设置和党员的教育管理带来了新的挑战。特别是作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细胞”和“前哨阵地”的农村党小组,长期以来单纯按行政区域分块设置,同一党小组的党员由于所从事行业不同,过组织生活时党员间缺乏共同兴趣和相互交流,组织活动流于形式、走过场、与经济发展结合不紧等问题不同程度地存在,致使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党员的"双带"作用难以得到有效发挥。为进一步激发农村党组织活力,实现农村党员的优化组合,保持党员队伍的先进性,近年来我们结合农村党员从业特点,按照“作用类同、行业相近、地域相邻,有利于发挥党员作用”的总体要求,在全县大力推行了农村党小组设置改革,实现了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与经济发展的对接与良性互动。一、近期我县农村党小组设置改革工作部署和进展情况一是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高度重视深化农村党小组设置改革工作。为进一步深化农村党小组设置改革工作,我县于9月2日在新篁乡召开了全县深化农村党小组设置改革工作现场会,以新篁乡的典型做法为学习榜样,进一步研究探讨工作的下步开展。要求各乡镇(场)党委(总支)高度重视新时期全面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的重要性,以深化农村党小组设置改革工作为抓手,突破传统不合时宜的工作模式。从时间、精力和财力上继续加大投入,认真组织已设置党小组有效开展活动,真正发挥作用;继续结合本地实际情况,积极探索更有效的设置模式。二是加大督查力度,防止农村党小组设置改革工作流于形式。为进一步掌握农村党小组设置改革工作实际情况,县委组织部对各乡镇(场)落实该项工作的情况进行了重新调查摸底,设计并下发了《**县新设置农村党小组及所属党员基本情况摸底表》,切实掌握新设置党小组、所属党员及从事行业和相关第1页共5页产业基地等基本情况。同时,县委组织部根据摸底掌握的情况将深入农村第一线进行逐一督查和指导,要求各地努力做到设置改革工作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认真探寻有效的活动载体,切实使新设置党小组“火”起来、党员“动”起来。三是突出实际成效,重新整合新设置党小组。针对少数乡镇农村党小组设置不合理的现象,县委组织部在调研的基础上,及时予以指导,对难以发挥作用、“徒有虚名”的党小组以及重复设置过多的党小组进行合理“整编”。通过整合和合理重组,目前我县新设置农村党小组由原来的126个精减为93个。如龙门畈乡原设置了6个外出务工党小组,数量虽多但真正发挥作用的外出务工党小组不多,这与农村党小组设置改革工作初衷有所背离。为此,该乡在县委组织部的指导下,摒弃了一味追求数量的观念,注重党小组设置改革工作质量。在认真摸底和考量的基础上,重新整合外出务工党小组设置格局,将原来的6个精减为2个——驻浙江慈溪和广东东莞外出务工党小组,大大方便了上级党组织对该党小组的指导和帮扶工作,有利于真正发挥起驻地党员带领当地务工人员共同创业的先锋模范作用。四是找准与其他活动开展的结合点,形成长效互动的工作机制。农村行业党小组设置改革工作与开展农村“三培两带”、“三级联创”、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等活动相互联系、相辅相成。农村党小组设置改革工作的深化开展并取得实效需要有机结合其他活动的开展,这就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当中努力找准各项活动之间的相同点和互动点。一、农村党小组设置改革工作的主要做法针对当前农村党员从业的流动性、多样性、分散性等特点,我们本着有利于发挥党员专长、有利于党员教育管理的原则,突出“三个依托”设置农村党小组,找准了党员事业的凝聚点和作用发挥的“兴奋点”,为农村党员“双带”致富构筑了新的平台。一是依托行业设置党小组。当前我县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力度不断加大,农业产业化进程全面提速,葛、猪、菜、油茶等主导产业规模日益壮大,毛竹、药材、养殖等行业空前发展。第2页共5页为更好地把农村党建工作和农村经济发展有机结合起来,使党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