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智力弱后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心理分析及对策研究VIP免费

智力弱后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心理分析及对策研究_第1页
1/8
智力弱后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心理分析及对策研究_第2页
2/8
智力弱后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心理分析及对策研究_第3页
3/8
1智力弱后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心理分析及对策研究永康市特殊教育学校郑晨13858912863[摘要]:攻击性行为是挑战性行为的其中一种表现,挑战性行为是指个体在发展过程中遇到了挑战,而且个体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不足以让个体很好地应付其所遇到的挑战,也就是说个体处理这些挑战的能力非常有限,只能采取错误或者问题行为,因此个体问题行为的出现也意味着他们需要重新学习一些行为来应付所遇到的挑战。[关键词]:智力弱后攻击性行为攻击性行为是挑战性行为的其中一种表现,挑战性行为是指个体在发展过程中遇到了挑战,而且个体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不足以让个体很好地应付其所遇到的挑战,也就是说个体处理这些挑战的能力非常有限,只能采取错误或者问题行为,因此个体问题行为的出现也意味着他们需要重新学习一些行为来应付所遇到的挑战。智力弱儿童由于自身大脑神经发育的的特殊限制、不良环境的影响以及他人不合理的教育,导致他们产生种种的挑战性行为,其中弱智儿童的攻击性行为就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挑战性行为,如经常向同伴进行身体攻击,打人,抢夺他人的玩具或物品,破坏物品等。这种行为是不被环境所允许的,也不利于其自身发展。我们通过借鉴相关领域的成功经验,来对一例弱智儿童攻击性行为,进行心理分析及对策研究。一、被矫正者的基本情况姓名:任某,性别:女出生日期:2004年10月,年龄:11岁,浙江永康人,于2013年9月进入XXX特殊教育学校一年级就读,医学诊断评估结果为智力障碍三级,语言表达能力差只能发一个音,例如“电视机”,她只能说“机”理解能力也不是很好,活泼可爱,喜爱看动画片,会帮助老师做力所能及的劳动,例如擦桌子、收拾玩具等等。妈妈在电信公司上班,爸爸是跟车司机,家中还有一位姐姐,姐姐是爸爸和前妻领养领养的。任某曾在普通幼儿园曾经就读3个星期,认知跟不上普通小孩,又被劝退在家。任某爸爸妈妈都有工作,基本上顾不上任某,都是让任某自己独自一人在家,偶尔会有年龄比她小的小朋友来家里玩耍,但是一遇到不顺从自己心意、或不开心的时候,就会蹭别人不注意时欺负比她弱小的小朋友,会用手指去挠人,而她产生这种行为的结果是,妈妈的无所谓和爸爸的一顿暴打,没有人告诉她该用何种方式来处理或解决。等到下一次又遇到同样情境时,任某还是用手挠人而不知道用其2他方式解决,就养成了她这种习惯性的攻击行为。二、被矫正者挑战性行为的表现经常用手指挠人。在校学习时,任某也总是趁着老师不注意的时候去挠人:(1)下课喝水时,将一位女同学按倒在地挖脸被路过的老师看见;(2)吃午饭时,与一位小男孩打闹,将小男孩的脸部及脖子挠伤;(3)上厕所时,将小女孩脖子挠伤等等。同班小朋友已经有两男两女受到伤害。三、确定炜虹需要干预的问题行为通过一学期的观察,炜虹攻击同伴,用手指挠人是班级里突出性发热问题行为。在一学期的观察行为中发现,炜虹都是在老师不在场或不注意她的情况下才发生该种行为,有在与小朋友发生争执时或在和小朋友打闹时会发生这种行为。她这种行为严重的伤害了班级同学的身心健康,因此我讲炜虹这以攻击性行为做为干预的目的行为。攻击性行为:任某在于小朋友争执某样物品或者与小朋友打闹时,会在老师不在场或不注意的情况下用手指挠小朋友身体,主要集中在脸部和脖子。发生上诉行为的次数如下表所示:挑战行为:攻击同伴次数被矫正者:任某观察场所:教室、食堂、小操场观察时间:自2013年9月——2014年1月编号时间前奏事件(A)行为(B)行为结果(C)19:109月上课铃响,老师让小朋友们将各自的皮球放回箱子里(老师不在场)将自己的皮球放入箱内,转身拿身后小男孩的球,别人不给,就用手去挠小男孩的脸老师严厉耳的批评210:4010月下课铃响,老师让小朋友去喝水(老师不在场)跑过去喝水,有一位小女孩也去喝水,不小心挤到她,她将小女孩按倒在地,挠小女孩的脸老师严厉的批评,和惩罚313:2011月律动课,老师让学生听音乐自己玩耍(老师不在场)任某跑去挠坐在桌子边小女孩的脸老师的严厉批评和惩罚,及告知任某爸爸411:40吃午饭时,任某和做在旁边的小男任某和小男孩推老师的严厉批评311月孩玩耍...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智力弱后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心理分析及对策研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