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小村庄的故事》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巩固9个生字,会写3个字。2、进一步了解课文内容,精读课文二——五自然段。3、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并体会其表达效果。4、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二——五自然段。5、从小村庄的前后变化中懂得爱护树木、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的道理。【学习重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了解小村庄变迁的过程和原因。【学习难点】联系生活实际理解本文所蕴涵的深刻道理。【教学准备】教学课件【学习过程】一、谈话导入师:老师今天很高兴,能跟咱们三(1)班的孩子一起上课,没来上课之前,就听说咱班的孩子特别聪明能干,今天一看呀,个个都很精神、漂亮、帅气,让人眼前一亮,师:现在正值春天,阳光明媚,到处一片繁花盛开的景象,这么美的季节,想不想跟老师一起去郊外的小村庄看看?(想)板书:小村庄师:出示课件师:美吗?生:美!师:喜欢吗?(喜欢)师:为什么?生:因为小村庄上有很多美丽的油菜花。生:我喜欢这个美丽的小村庄,因为那个水很清。生:我喜欢这个美丽的小村庄,因为这个小村庄的人都很幸福。师:哦,你也来说一说。生:我喜欢这个小村庄,因为这个小村庄的山上有郁郁葱葱的森林。。。。。。。师:是啊,美好的事物总能引起我们对美的追求和无限遐想,我跟你们一样也喜欢这个美丽的小村庄,但我更喜欢听到你们响亮甜美的读书声,一起读读课文的第一段1、师:听了你们的朗读,我仿佛已经闻到了清新甜润的空气,谁能再来读一读?2、词语:郁郁葱葱、清澈见底、湛蓝深远、清新甜润谁能带着自己的体会来读读这些词语?2、自由读、齐读。3、教师出示句子,师生合作朗读,感悟小村庄的美山谷中,早先有过一个美丽的小村庄。山上的森林(),村前河水(),天空(),空气()。(自由读、指名读)师:真想去看一看啊,孩子们,你们知道这个小村庄在哪吗?(没有了)你从哪里了解到这个信息的?生:有过师:你怎么理解“有过”?生:“以前有,现在没有”叫有过师:这么美的小村庄怎么就没有了呢?想不想知道发生了什么?(想)让我们一起走进今天的课文去寻找答案(板书:一个小村庄的故事)生:齐读课题二、研读文本,读中释疑1、自读课文:⑴出示阅读提示:师:请同学们自由读一读课文2~4自然段,边读边找原因,在相应的句子旁边做上记号⑵学生自读课文,划词句或写批注,教师巡回指导。2、交流反馈,精读课文:⑴“谁家想盖房,谁家想造犁,就拎起斧头到山上去,把树木一棵一棵砍下来。”①自由读句,问:你读懂了什么?(生可能答读懂了人们想砍树就去砍了,很随便。)②问:你从哪儿看出来的?A、“拎”:如学生直接讲明原因,则:你抓住了这个“拎”字,体会得多么细腻!如学生未能讲到“拎”:则教师引导:你能给它换个词吗?(“拿、抓、捡”等等)这么多词都可以,为什么偏偏作者要用一个“拎”呢?“拎”起斧头更能说明村民想都不想就去了。指名读。C、“一棵一棵”:指名读(你这“一棵一棵”仿佛砍在老师的心上!)师:村民们靠着锋利的斧头得到了什么?“树木变成了一栋栋房子,变成了各式各样的工具,变成了应有尽有的家具,还有大量的树木随着屋顶冒出的柴烟消失在天空了。”①自由读,问:你读懂了什么?②读懂了“砍掉了许多树”或者“多”,从哪里看出来?③“一栋栋、各式各样、应有尽有、大量”点红词语,指名读④这“各式各样”的工具和“应有尽有”的家具都是些什么呢?(桌子、椅子、斧头、犁)⑤这么多的东西,谁来读一读?指名读⑥树木变成了房子、工具、家具和柴烟,还会变成什么呢?(变成了……变成了……)(学生可能回答:变成了木桥、小船、等等)(如学生说出“()的(),则引导:你已经会用书本上的句式了,真了不起!)让我们最后来读读这个句子吧!齐读⑦师:孩子们,你现在就是小村庄里的小村民,你看到了村里造起了一栋栋房子,家里多了各种各样的工具和应有尽有的家具,你们觉得这是一把什么样的斧头?板书“()的”(学生可能回答:有用的,值钱的,带来幸福的等等)教师随机板书。如学生出现“害人的”等回答,则引导说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