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学习兴趣,提高政治课教学质量随着高考"3+X"考试科目的改革,考试的内容在向"广"、"宽"、"综"的方向发展,对我们高中生综合能力的考查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加强对自身能力的培养已成为现代教育教学改革的主流,培养自身能力的目的就在于我们要学会如何学习、如何运用知识,这对处于二十一世纪的中学生来说,无论是在学校课堂,还是将来走向社会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下面笔者结合学习实际,就中学政治课的学习谈一些认识和体会。一、预习学习法教师们要学会布置预习,这是上课理解知识的必要准备。在预习中要求学生应把教材内容看一遍(粗略看和认真看都可,有条件要认真看)在看书的过程中要注意如下几点:1、教材的内容包含哪些基本观点,哪一个是中心观点或者说重要观点。2、对基本观点中不理解的应记录下来,以备课堂时注意听老师讲解。3、要做记录,也可以在书上划杠杠或写文字。二、熟读学习法古语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一般来说,读书是最好的学习方法。从生理学角度讲,人人都有遗忘,多读几遍能更好的更多的更准的记住书中的内容和观点。在这样的基础上再在上课时就能起到非常良好的效果。其次,还要提高阅读速读,也许现在要求同学们"一目十行"实在太难了。但是我今天一行,明天二行,……这样,就可以提高我们的阅读效率了,特别在高三的学习中,此能力会立大功的。三、简单或者说重点记录法我们老师应该要求学生在上课时作记录。记录的方式很多,根据自己的情况来选择。我认为简单或者重点记录是最好的办法。用这一方法有几点注意:1、挑重点记(重要理论观点);2、不明白不理解的(指课堂暂时没明白的问题,以备课后想老师请教);3要有记录本,最好课后要进行整理。四、主动探究法这里主要强调学生主动精神。其表现是课堂能主动发言,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有机会可以向老师提出质疑,共同探讨问题。在这一学法中,主要体现学生思维的能动性。学生主动学习和被动学习其效果是不大一样。五、入境学习法这一方法主要表现在自习时。老师要教导学生学会“旁若无人”。学要入静,最好能达到似入无人之地。精力要集中,排除一切杂念。这一方法是一般人很难做到的。但在自习时能大部分精力集中就难能可贵了。六、巩固学习法每堂课下来之后,当天一定要进行巩固学习。因为遗忘是每个人都有的。更何况通过巩固学习不但可以加深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而1且可以解决那些在课堂上不太明白或根本不明白的问题。如果自己实在解决不了,好及时向老师请教(与同学研究解决更方便更好)。七、强迫学习法人人都有一定的惰性。特别是青年学生一般来说自治能力都不算太强。需要有一种力量强迫他,学校的管理,老师的教育,家长的责任都属于这方面的力量。但学生的自我强迫是非常重要的。这就要求学生要具有这方面的能力。需要逐步培养自己,锻炼自己的意志。八、强记法相对于初中政治来说,高中政治更具有学科化的特点,每一年级都是一个学科,因此相对增加了一些难度,但如果你肯下工夫,并方法得当的话,逐渐也会觉得一样好学。我认为,首先是要处理好"死"与"活"的关系,"死"指的是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一定要准确全面把握,要死掉;"活"指要能够联系实际,进行活学活用,这就要求我们要走出教材课堂的小圈子,尽一切可能的将所学原理和现实生活相联系,其实经济学、哲学就在现实生活中,你不花钱吗?花最少的钱办最大的事就是经济,而且花钱这个活动中就涉及分配、消费、储蓄、保险、股票、第三产业等诸多经济学的问题,我们在网上交流就涉及第三产业、信息化、工业化的问题,所以关键还是要做个有心人,充满兴趣,主动地去感知政治,研究政治,而不是被动地去背政治。相信知识获得的同时,乐趣的获得也会成为一种必然。正因为政治着重能力的培养,但又作为高考的一个课目,因此我们在学政治的时候要学会读书,把厚书读薄。在读书的过程中掌握"不动笔墨不读书,不记忆不读书"两个基本原则,二者合而为一,具体体现在:勾画书本上。凡是勾了的就背,不勾的就不背,就这样把范围缩小,提高了学习效率。九、分层理解或分解法对于政治教科书的知识,特别是那些重要的知识要采取分层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