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政局年度老龄工作总结和次年工作意见一、20XX年度工作总结20XX年以来,我区民政(老龄)工作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紧紧围绕全面建设美丽幸福的首善之区总体目标,坚持以人为本、统筹城乡、和谐发展、创先争优,较好地完成年度工作目标任务,先后获“全国养老服务示范区”、“全国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示范单位”、省市民政工作目标考核优秀单位、区人民群众满意单位等荣誉,城乡一体化社会养老服务综合体建设项目获评“省十佳民生工程”。1、注重和谐发展,稳步推进城乡社区建设一是新型社区管理服务格局初步建立。制定《xx区推进“全国社区管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标准化建设试点暨深化社区“三全十服务”24小时工作制行动计划》,明确了今后三年的目标任务和推进举措。牵头区“三全十服务”社会服务管理网建设,落实相关街道开展试点,制定实施意见,为全区推开奠定基础。推广实施村社流动公共服务工作站制度、社区公共服务质量保证体系“iso9001”,开展“星级公共服务工作站”、“满意社区”创建,建立社区服务“特色工作室”138个,形成社区特色服务项目140多个,编印并发放《xx区“三全十服务”社区便民服务手册》20余万册,新型社区管理服务体系初步建立。二是基层民主自治机制不断完善。推广阳光村务“五统一、五步法、五日查、五联系”等做法,健全了村务公开民主管理长效机制。优化社区建设规模和布局,指导完成16个社区拆分、新建和撤村建居工作。三是社工队伍建设扎实有效。拟定《xx区中长期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规划》,成立xx区社区工作者协会。举办区第三届社工节,承办xx市社工论坛,并在社区工作者中开展“我们的价值观”演讲比赛和“美丽社工”、“优秀村社工作者”评比等活动。2、注重改革创新,加快发展养老福利事业一是政府实事项目全面完成。全面推进“幸福养老”政府实事项目--“1315”工程,形成《构建以需方为导向的新型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xx区社会养老服务体系深化研究》课题成果,完成区助老呼叫第1页共3页中心、养老服务研究评估中心建设和5000平方米的区级老年活动中心项目前期工作,15个农村养老服务综合体建成并通过市考核验收。二是为老服务设施网络进一步完善。积极争取省市专项资金,加大对公办养老机构的扶持力度,加强对民办养老机构审批监管,提升养老服务机构服务质量。全区每百名老人拥有床位数4.5张,建立镇街养老服务中心11个、村社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44个、村社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站179个、老年食堂(助餐点)179个、星光老年之家198个,以及我区特有的敬老广场—古荡街道莲花广场和为老服务街—文新街道“桑榆情”为老服务特色街。三是为老服务范围延伸拓展。投入2200余万元,为7274名(按市标准达到600元/年计算,其中社会化上门照护服务4774人)老年人提供政府购买服务(占老年人口的7.9%),为重点特殊老人开展“金夕养老十个一”服务;为1.5万余名80周岁以上高龄老人发放生活津贴942万元。四是老龄事业发展水平进一步提升。启动“老年友好型XX县区”、“老年宜居社区”和“敬老文明号”三项创建活动,开展喜迎“十八大”暨庆祝老人节等全区性的老年人活动50余场,全年共制发省老年优待证6810张,老年电大招生入学率达12.1%。3、注重保障民生,健全完善社会救助体系一是帮扶救助体系更加健全。制定《xx区城乡居民临时救助办法》和相关实施细则,建立“临时救助业务操作系统”,针对本区常住居民因突发性事件、特殊原因造成基本生活困难问题,实施临时救助128户,发放临时救助资金60余万元。加强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工作,进一步规范低保和残保审批办理,全年共认定低收入家庭560户,动态调整城乡低保、残保、困难家庭1752人,发放各类困难群众保障金3076.525万元。二是慈善事业和福彩事业形势良好。召开区慈善总会二届四次会议,顺利承办省“慈善嘉年华”、市“福彩帮帮帮走进xx区”等活动,以扶贫帮困、大病救助、助学帮扶为重点加大慈善救助力度。全年共发放慈善救助资金412万元,惠及困难群众5165人次。加强对中福在线文三西路销售大厅的管理,全年实现销售额5300万元,募集公益金318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