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绘本:兔子兔子爬山喽绘本解析:小班绘本故事《兔子兔子爬山喽》是对幼儿进行情感类教育的典型故事,故事的第一页呈现的是这样的画面:长长的耳朵,红红的鼻子,粉粉的身体,好大一只兔子啊,它在干什么呢?正沿着绿绒绒的小山坡往上爬呢,嘿哟嘿哟!这是什么山呀,软绵绵,光溜溜,好像还和兔子差不多高。翻到下一页,原来这“小山坡”是宝宝圆鼓鼓的身体呀,这一身翠绿的连身衫像不像“小山坡”上的草坪呢?兔子兔子吃草喽,吧唧吧唧,大口大口吃得多香啊!咦,草为什么是黑色的呀?是不是草儿生病了?翻到下一页,哦,原来,这不是草,是小宝宝的头发呀,卷卷的,密密的,和兔子爱吃的草儿长得一个样。兔子兔子下山喽,兔子兔子回家喽——前一页上的兔子好像是在爬山,而后一页上镜头拉远,原来是兔子在宝宝的身上爬呢。体验这样接连几次的翻页惊喜,宝宝一定明白了,书里面的这只兔子是在和宝宝一起玩儿呢。多聪明的兔子呀,谁不想和它做朋友呢?图画书翻到了最后一页,可故事还没有结束,“妈妈、妈妈,我也想和兔子交朋友!”宝宝也许会这么说,于是,更多的游戏正式开始:兔子兔子,爬山喽!兔子兔子,和宝宝一起跳圆舞曲喽!我们在阅读这个故事的同时似乎和主人公一起体验着美妙有趣的游戏经历。设计思路:绘本《兔子兔子爬山喽》是一本描述妈妈和宝宝之间的温馨的情感的书。活动的开展希望孩子们能够领悟到与妈妈共同游戏带来的快乐和温馨。我们在阅读这个故事的同时似乎和主人公一起体验着美妙有趣的游戏经历。生活对于他们来说就是一个正在玩耍的游戏,这个故事在早期阅读和亲子阅读中都很适用,欣赏完故事后,我们借着故事可以和孩子一起进入一个充满趣味性的游戏情景中去逗逗孩子,孩子可以和同伴、老师和父母玩,在愉悦的游戏中体验爱与被爱的情感。活动目标:1、初步理解画面内容,尝试猜测故事中的有趣情节。2、乐意和同伴一起玩《兔子兔子爬山喽》游戏,体验游戏的快乐。活动准备:绘本《兔子兔子爬山喽》ppt课件,指环兔。活动过程:一、1、出示绘本封面ppt。师:宝宝们看,这是谁呀?师:这是一只什么样的小兔子呢?(引导幼儿说出“长长的耳朵,红红的鼻子,粉粉的身体”。)今天呀,这只小兔子要爬山喽!2、出示PPT3师:小兔子怎么爬山的?(引导幼儿学说象声词“嘿呦嘿呦”,并模仿小兔子爬山。)师:这是一座什么样的山呢?它会是什么呢?(引导幼儿观察封面中出现的绿色部分,让幼儿大胆猜测:小兔子是在小朋友的身上爬山呢!)3、出示PPT5师:兔子兔子吃草喽!吧唧吧唧!师:什么声音?谁来学一学小兔子吃草的声音?师:咦,草为什么是黑色的呀?(引导幼儿观察宝宝头发的颜色,让幼儿大胆猜测说出:小兔子吃的不是草,是小朋友的头发。)师:还真的是宝宝的头发!真香!真香啊!为什么这么香?(幼:可能宝宝刚洗的头发!)4、出示PPT7—8师:兔子兔子下山喽,哧溜!师:小兔子怎么下山的?(引导幼儿学一学小兔子下山的动作,并学说象声词“哧溜”。)像滑滑梯一样!师:跳跳跳,真软!小兔子为什么觉得这座山很软呀?(引导幼儿观察小兔子滑到了宝宝的肚子上。)5、出示PPT9师:兔子兔子回家喽!哎呦,怎么有块大石头?大石头会是什么呢?(引导幼儿大胆想象。)师:哈哈,原来是宝宝的小脚丫呀!6、出示PPT10师:可是,小兔子要回家了!你们看!师:宝宝再见,再见!师:如果你是宝宝,你会对小兔子说什么?(小兔子再见、小兔子别走------)7、出示PPT11师:孩子们,你们看,看到什么了?幼:妈妈、宝宝、小兔子。师:小兔子在哪里?(妈妈的手指上)师:原来这只小兔子是妈妈手上的一只指环兔呀!师:你还看到什么了?师:老师看到妈妈笑了!你看到了吗?师:宝宝还对小兔子说“让我们永远做好朋友!”原来小兔子真的不走了!它想留下来和宝宝继续玩游戏!高不高兴?二、和指环兔一起游戏。(1)老师和幼儿共同玩游戏师:现在,张老师要给你们一个惊喜!闭上眼睛!师:(请出指环兔)谁来了?师:(以指环兔的口吻跟小朋友打招呼)小朋友们,你们好!今天我来到这儿,是想跟你们玩《兔子兔子爬山喽》的游戏,你们愿意吗?师:刚才我爬的是绿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