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观察物体单元教学内容:观察物体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包括三个部分内容: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判断所给图画是从什么位置看到的以及通过一个方向观察到的图形猜测可能是什么物体。这些内容都是学习空间与图形知识的必要基础,对于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都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在编排上,教材是按照知识引入——概念教学——知识应用的顺序逐步展开的,体现了知识的形成过程。单元教学要求:1、学生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几何形体的形状。2、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想象等活动,初步掌握全面、正确观察物体的基本方法。3、能解决简单的问题,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推理能力。4、感受局部与整体的关系,初步形成全面看待事物的意识。单元教学重点、难点:能辩认不同位置的简单物体的形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单元教学课时:大约2课时。第周第课时备课时间:月日上课时间:月日课题第一课时观察物体教学内容:课本P68例1及练习十六中的习题。教学目的1、学生经历探究物体与图形的形状、位置关系和交换的过程,初步体会到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2、学生会辨认简单物体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到的形状,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3、丰富学生对现实空间和图形的认识,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发展形象思维。4、感受数学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重点难点1、初步体会到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2、辨认简单物体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到的形状,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3、体会到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步骤集体备课思路个人补充调整一、复习导入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教师:小朋友你们喜欢听故事吗?今天老师先给你们讲个《盲人摸象》的故事。教师讲故事。讲完后问:这些盲人叔叔呀有的把大象摸成扇子,有的摸成柱子……他们说的对吗?那大象到底是什么样子呢?你能帮助他们想个办法吗?学生交流。教师揭示课题:观察物体(板书)二、问题导航教师:今天,老师为每组请来了一位小客人,它要和我们一起学习,下面我们看看它是谁?(熊猫玩偶)三、探究学习1、出示学习目标:请小组里的同学分别坐在熊猫的四周,目光正对熊猫,说说你们看到的熊猫是什么样的。2、学生小组观察交流。3、全班展示汇报。请各小组选一名代表说一说你们组的同学看到的各是奖品的哪一部分?4、各小组轮流说一说,说完之后,让学生把奖品变换位置,再依照上述过程仔细观察一次,然后再在小组中说一说。5、引导探究,深入理解出示P68页上的卡车图:这是小亮、小红、小明三个小朋友看到的奖品的部分。你能很快说出这些图分别是谁看到的吗?并说说理由。四、巩固练习1、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完成练习十六第1题中的活动。2、出示不同的物体,请学生分别说一说从前、后、左、右看可以看到哪一面?五、总结提升教师:刚才我们一起学习了观察物体,想一想,我们是怎样观察的?在观察物体的时候,你发现了什么?六、作业同步练习49页板书设计:观察物体观察位置不同看到的形状不同教学后记:第周第课时备课时间:月日上课时间:月日课题第二课时观察物体(规则几何体)教学内容:课本P69例2、3。教学目的1.让学生经历探究立体图形的形状、位置关系和交换的过程,初步体会到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2.学生会辨认立体图形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到的形状,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3.丰富学生对现实空间和图形的认识,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发展形象思维。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学生会辨认立体图形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到的形状,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教学难点:学生会辨认立体图形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到的形状,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步骤集体备课思路个人补充调整一、复习导入上一节让我们明白了什么?(观察位置不同,看到的形状不同)今天我们继续来观察物体二、探究学习1、教学例2为每个小组准备一个长方体、一个正方体、一个圆柱和一个球(学具的大小应达到正对一个面看过去看不到其他面)。请学生自己确定观察的顺序,轮流在不同的位置观察上述立体图形。全班交流:你发现了什么?小结:正方体和球从不同的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