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今天你清零了吗VIP免费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今天你清零了吗_第1页
1/2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今天你清零了吗_第2页
2/2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今天你清零了吗清零,本是电子学术语,是一种将数据变成原始的零状态的指令。最近,微信、网络中不少人在文章中提及清零这个词,寓意人的心灵就像一个容器,时间长了里面难免会有沉渣,时时清空心灵的沉渣,不断重新开始。这不由得让我想起了幼儿园教师这份职业——每天都充满新的挑战,每天都有新发现,都有冲动要再学习。清零,才能学得进幼儿教育的特殊性决定了教师要不断追随孩子的兴趣和需要,即使是类似的课程,不同孩子的关注点和兴趣点也是不一样的,“教与学”的方式也要随之改变,越是经验丰富的教师越是懂得其间的挑战与乐趣。这就需要清零,只有清空,才能重新装下新知识、新智慧。我曾经应孩子的兴趣,开展过主题活动“花乡里的小花匠”“植物过冬”等。实话实说,我的植物学知识很匮乏,该班家长中也没有可利用的资源。下了班,我就骑上自行车到市政园林局,说明自己到这里的缘由,请求那里的专业技术人员帮助我了解相关的知识。开展主题活动“消防员”时,我独自跑进公安局消防科寻求各种宣传资料,还被人误以为是因发生火灾来报案的,结果受到了特殊接待。开展主题活动“有趣的蜜蜂”,我走进山村养蜂的大爷家,求他回答“蜜蜂怎么吃蜂蜜”等等各种孩子们提出来的问题。幼儿园里,总有年轻老师投来赞许的目光,不断问我:“刘老师,你怎么知道那么多孩子喜欢的知识呢?”我说:“哪儿呀,都是我在开展主题活动的时候和孩子一起学来的呀。”好多老师都说幼儿园工作不“养老”,就折腾个年轻,不像医生、律师那样越老越“吃香”。人过四十身体条件下降,跳也跳不动、唱也唱不了,孩子也不喜欢了,就该“退居二线”。于是,不少四十之后的幼儿园老师内心不免会有倦怠,不再想学习,还给自己找理由,“不是不想学,就是年岁不饶人”“人过三十不学艺”“四十七八,学了白搭”,自然而然就有点“吃老本、熬退休”的意思。但在2014年4期的《学前教育》杂志上,《深情缅怀梁志桑老师为幼儿教育一生的奉献》一文中说到:梁老师重病后仍然坚持工作,直到去世前不久还亲临幼教一线指导工作;在她去世前给大家写的信中说,到了那个世界,将一直在那里从事一生所挚爱的教育事业。年龄不是学习的障碍,只要肯学,永远不嫌晚,为了孩子,怎么学习都不为过!清零,自然放下包袱。曾经听到台湾儿童文学作家严淑女博士说:“我写了20万字的博士论文,我的指导老师就是小孩,他们教会我很多很多事情。”她这种放下教师、专家的高姿态状态,时刻保持零状态,放下自己,走进孩子中间去向孩子求教的做法让我由衷钦佩。还记得那次幼儿园搞教学观摩活动。一轮教学活动下来,呈现了“几匹黑马”,年轻小老师的活动从设计到组织再到师幼互动状态,都明显呈现了较大的优势。当时,令我这位“老骨干教师”感到汗颜,内心不免有些压力和危机感。但又一想:谁说老教师组织活动就必须得比新教师好?谁说骨干教师环境创设就得比普通老师好?那都是因为自己放不下内心的一些“残渣”。于是,清零重新开始。接下来,我抛开自己“身为老骨干教师”“以前经常给他们指导教学活动”“经常为他们做培训”等等的思想包袱,把自己当成一个初入职场的老师。我主动找到几位年轻老师,一遍一遍上微格课,请她们以年轻教师独有的的视角给我挑毛病、找问题,在与她们的研讨互动中对教学中的提问、师幼互动有了新的认识。就在前不久,参加了一次以业务管理人员为主体的研讨会。大家在一起畅所欲言,说起了不少“教师问题”——“现在的老师不会观察”“我园的老师不会与孩子互动”“现在的老师不会反思”……当即,一位专家发出了一句很给力的声音:“先别说老师,作为业务管理者,你会观察吗?你能保证你组织活动就是有效互动吗?你的反思就那么到位吗?提高素质是我们共同的任务,而不是今天你成为管理者,就成功了,即便成为特级教师,还是要和教师一起成长的。”现场顿时鸦雀无声。那一刻,我突然想到了清零的不仅是知识,还应该包括身份、地位、名誉等外部评价。很多时候,只要我们能放下自己,勇敢面对自己内心的真实需要,从自己能做的一点一滴行动起来,那么专业成长的道路就会从容而踏实。正...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今天你清零了吗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