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班健康教育活动设计--认识鞋的反正陈淑萍设计意图:小班的孩子刚入园,年龄小,又都是新生。他们来到了一个又大又漂亮的新教室,环境是崭新的,同伴都是陌生的。一切都冲击着孩子们的视觉、听觉和触觉。也增加了宝宝们的焦虑和恐惧感,生活自理能力有限,常常难以区分鞋子的正反,入厕后提不起裤子,不会自己吃饭等等成了我们急待解决的问题。而且我班95%的孩子都是日托生,每天中午都在幼儿园进行午餐和午休,特别是当有的孩子把鞋子认反后,不但不容易穿而且影响走路,往往可能导致摔跤而引起安全隐患,为了使孩子更好的适应幼儿园的生活,增强生活自理能力,根据小班幼儿年龄特点和认知、能力、情感等,特设计此活动,从生活上帮助孩子更好的提高生活自理能力。活动内容:健康教育《认识写的反正》活动目标:1、学会自己穿鞋,分清鞋的正反。2、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辨别力,提高幼儿的自理能力。3、教育幼儿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活动准备:1、纸制鞋样每额幼儿一双,每个小朋友另带一双自己的鞋子。2、“找朋友”的音乐、哭声的录音。3、自编《鞋娃娃》的故事。活动过程:1、教师和幼儿一起在轻快的音乐声中做小脚的放松活动引出鞋的儿歌。教师:我有两个好朋友,天天跟我地上走,风里来,雨里去,亲亲热热不分手。请小朋友猜猜是什么?幼儿:鞋子教师:对,你们都有一双鞋,除了睡觉,你和你的鞋子能分开吗?幼儿:不能,分开了我们就不能走路了!分析:以鞋娃娃的情景剧引出活动,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对整个活动的导入起了很好的铺垫作用。2、自编故事《鞋娃娃》出示一双放反的鞋样。(哭声)教师问:“鞋娃娃,你为什么哭呀?”鞋娃娃:“我被小朋友穿反了,我可难受了。”教师:“谁来帮助鞋娃娃?”教师请一个幼儿把鞋正过来。鞋娃娃:“谢谢小朋友,你们真是爱帮助人的好孩子。再见。”(小朋友:再见)教师:刚才鞋娃娃为什么哭啊?幼儿:因为小朋友把它穿反了。教师:那你们穿反过鞋吗?2幼儿中有的穿反过,有的没有,请穿反过鞋的幼儿说说自己穿反鞋痛苦经历分析:在教学过程中,我有目的地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形象,引入了幼儿喜欢的鞋娃娃形象,创设了鞋娃娃被穿反了的情景剧,用可爱的鞋娃娃的各种表情和形象吸引孩子,帮助幼儿主动探究,积极思维,辨别和比较。3、引导幼儿进一步辨别鞋的正反。出示两双鞋样(一正一反),教师:哪双鞋是正确的?哪双鞋是错的?(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并说出两双鞋的不同之处)幼儿:粉色的那双鞋是正确的,蓝色的那双是错的。教师:为什么?幼儿:蓝色的鞋前面是歪的,粉色的没有歪。教师:穿对的鞋子就像两个好朋友头碰头,尾碰尾,中间有个小窝窝,就像两个好朋友张着嘴笑。穿错的鞋子它们的头碰不住,中间也没有小窝窝。教师:现在请小朋友仔细看看自己的鞋子,让它们也头碰头,尾碰尾,中间有没有小窝窝?分析:鞋的外观有些抽象,幼儿观察时,特容易混淆,因此,在活动中,我通过操作将两双表情相反的鞋娃娃的演示对比给幼儿观察,使幼儿通过比较获得最直接的感受和理解,说出二者的不同点,用最生活化的教育,锻炼了幼儿观察、比较能力。4、通过做游戏,反复操作,分清鞋的正反,并学会穿对鞋。游戏一:“送鞋娃娃回家”游戏方法:幼儿每人一双小鞋,一直摆在自己的跟前,另一只教师提前摆在教室中间的圆圈中。教师:“天黑了,鞋娃娃找不到回家的路了,请小朋友送鞋娃娃回家。”要求:幼儿拿起自己跟前的一只鞋,在圆圈中找到相应的另一只鞋,配对的鞋子按正确的方法摆放在教师准备的鞋样中。教师和幼儿一起检查是否有错的,并帮助改正。分析:通过让幼儿具体的操作,去找鞋子的另一半,在看一看、比一比中获得对鞋子正反的认识。游戏二:“找朋友”游戏方法:教师和幼儿将鞋子脱下放在中间的地垫上,一起听音乐做找朋友的游戏。音乐结束,幼儿快速正确的找到自己的鞋子穿好。鞋子要穿对,教师检查。分析:在快乐的游戏中激发幼儿学习的欲望,使幼儿快速正确的找到自己的鞋子病穿好,同时,教育幼儿自己会做的事情自己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