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政局双拥工程建设调研报告*市辖荣成、文登、乳山和环翠三市一区,人口250万,辖区内驻陆海空和武警部队团级以上单位35个。我市双拥工作有着良好的基础和光荣的传统。早在1*4年,即在延安发起双拥运动的第二年,我市的文登就被胶东军区授予“拥军优属模XX县区”称号。19*年,XX县区晒字镇宋家庄村在全国率先发起了军民共建活动,被载入了《中国军事大辞典》和《中国革命史大辞典》,中央军委副主席迟浩田称之为“军民共建第一村”。80年代,我市所管辖的三市一区(原荣成、文登、乳山三县和老*市)多次被民政部、总政治部或省委、省政府、省军区授予“拥军优属模XX县区(市)称号。进入90年代,全国开展“创城”活动后,我市先后于19*年、19*年和*年三次荣获“全国双拥模范城”称号,所辖的三市一区也先后于19*年、19*年和19*年全部荣获“全省双拥模范市(区)”称号,实现了全市双拥工作“一片红”三连冠。我市自*年创建全国双拥模范城成功之后,全市党政军民进一步端正思想,摆正大局与荣誉,工作与荣誉、军政军民团结与荣誉三个关系,立足于改革、发展、稳定和国防建设的大局,更加珍惜军政军民团结和军民情谊,不但做到了双拥活动热情不减、斗志不降、工作不停,而且决心树更高标准、花更大气力、定更强措施,力争再次摘桂全国双拥模范城。近两年来特别是省双拥工作领导小组提出开展“双四好”活动以来,我们积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克服困难,大胆创新,扎实工作,充分利用“双四好”这一有效载体,在夯实三个基储实现三个突破和搞好三个延伸方面狠下功夫,使我市的双拥工作进步于百尺竿头,在新的起点上再上新的台阶,新的世纪又有了新的起色。一、把双拥工作当作世纪工程,夯实基础,聚积后劲。新的形势面前,全市党政军民更加清醒地认识到。双拥工作不仅仅是互相关心,共做好事,更重要的是要把双拥工作作为事关国家安全的大事,是一项宏大的世纪工程,一定要进一步增强全民的国防观念和同心报国意识,在国家民族利益的旗第1页共7页帜下,把军民共筑海防长城之心紧紧凝聚在一起。为此,我们采取有效措施,努力夯实了双拥工作的思想、感情和群众三个基矗(一)靠广泛深入的宣传教育,打牢双拥工作的思想基矗我们以宣传、民政、教育等部门和驻军部队为骨干,建立健全了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以拥军优属、拥政爱民教育为主要内容的全民国防教育体系,大力实施了全民国防教育工程。首先,加大了教育载体的规划建设。先后投资8000多万元,修整充实了50多处教育基地。其中投资4400多万元,修建了甲午战争博物馆和甲午海战馆;投资500多万元,在省级风景名胜区伟德山将120多名荣成籍将军的个人简介和题词刻在碑上,建起了“将军碑廊”,使人们在观光游览的同时,仰慕先辈,受到教育熏陶。为支持部队搞好国防教育,扩大宣传教育面,我们以市委、市政府办公室的名义下发通知,于今年6月1日正式将辖区内所有旅游景点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全部免费向现役军人开放。其次,开展了有针对性的教育活动。为提高教育效果,我们根据不同的教育对象、各有侧重,采取不同教育形式、安排不同的教育内容。全市中小学普遍开设了国防教育课,初中以上学校增设军事训练课。学校与驻*军联合成立的*少年海军军校,被团中央、解放军总政治部等四部委授予“全国先进少年军校”称号。第三,抓典型、树样板。我们先后总结并大力宣传推广了“全国拥军模范”于肖兰、“爱民模范”段志军和“拥军家庭”潘文海等三十多个军地拥爱的先进典型,大大提高了宣传教育的效果,广泛深入的宣传教育进一步激发了全市军民高涨的爱国拥军热情。全市130多处军事设施得到了有效保护,无一处人为损坏,征兵工作年年都能保质保量地完成任务,没有发生一起责任退兵事故。20*年8月1日,150多名出租车司机自愿组成“拥军车队”,冒雨举行“拥军车队”成立仪式,承诺免费在市区内为军人服务。我市的国防教育工程在*年度被省民政厅评为优质双拥工程。(二)靠统一有力的组织领导,打牢双拥工作的感情基矗实践使我们深深的体会到:双拥工作起源于军民的鱼水深情,发展仍要依赖这一真挚的感情基矗因此,市委、市政府多次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