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叙事小学数学教学叙事在上分数除法“倒数的认识”这节课时,我通过列举汉字把呆字上下颠倒是杏字,吴字上下颠倒是吞字来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进一步列举数学中也有像这样特性的数:比如6倒过来是9,2|3上下颠倒是3|2。最后进入课题----倒数。接着让学生观察下面的算式看看他们有什么规律?2/3×3/2=12×1/2=18/11×11/8=11/10×10=17/9×9/7=17×1/7=16/5×5/6=11/5×5=1等了几分钟全班学生鸦雀无声,我心里就急啦!这和我的教学设计不相符合啊!我预设算式一出来学生能在观察中发现算式中的因数分子和分母是上下颠倒的。没办法按预设进行我就引导学生看黑板,手指着第一个算式中的第一个因数的分子分母和第二个因数的分子分母让学生观察,很快就有学生说:两个乘数的分子、分母位置颠倒,接着有学生纷纷举手说每个算式乘积是1。我就当即发问:2是不是分数,它的分子和分母是什么呢?学生接着说2可以写成2/1是假分数,分子分母颠倒后,2/1×1/2=1。我就再举一个例子:2/3×3/2=1,我们可以说:2/3是3/2的倒数,3/2是2/3的倒数,2/3和3/2互为倒数(师板书:互为倒数)。引导学生理解“互为”,有生说:相互的意思,还有生说:就是对两个数而言的,我就接着说“互为”是对两个数说的,不能孤立地说谁是倒数。接下来再让学生自己举出例子,通过以上的观察、比较、归纳总结出倒数的意义。接着我又设计了给一些数字找朋友从而进行强化练习。使学生发现小数、整数、带分数没有“朋友”。给学生设计了一个小障碍。学生带着问题学习,自己去探究求一个倒数的方法,学生有了成就感,学习积极性一下子就调动起来了。我的反思:在进入新课时,我从变字到变数,我认为学生能很快发现算式中因数的分子分母交换位置,结果学生没有发现,我就改变原来的策略,适时的引导让学生再看算式让学生探索,从而发现两个因数的分子分母交换位置,很快就有很多的学生举手说乘数的乘积都为1。从直观上认识了倒数,并尝试给倒数下了定义。接着,我出示一些数字找朋友的练习从而在学生的回答中,捕捉有利于下一环节倒数方法的生成的信息.每堂课中都会存在预设问题与生成问题相冲突,这是不可避免的。教师要及时发现、及时解决,才成使我们的教学更进步。我在关注课堂生成问题做的还不够好,以后的课堂教学我会从这方便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