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配中的规律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小学数学四年级教材第八册第50-51页。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生活中的一些简单搭配现象,通过操作提出不同的搭配方法。2.使学生在探索不同搭配方法的过程中发现一些简单的规律,初步体会有序思想和符号化思想。3.使学生在活动中增强探索数学规律的兴趣,积累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4.引导学生使用数学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人际交往能力。教学重点:自主探究,掌握有序搭配方法,并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的问题。教学难点:怎样搭配可以不重复、不遗漏。教学准备:课件、木偶娃娃和帽子的学具图片。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上次我们班的国旗下讲话搞得很成功。两位主持人功不可没。很多节目都是像这样选择一男一女做主持的。俗话说“男女搭配,干活不累。”生活中搭配的现象很多。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索简单的事物的搭配问题,并从中找到规律。板书:搭配中的规律二、引导探究,发现规律1、课件出示例题情境图:问:从图中你看到了什么?如果是你买,你想怎样搭配帽子和木偶呢?学生自由回答。【随意指明两人快速回答,明确任意选择一顶帽子和一个木偶】追问:想想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搭配方法?2、操作实物。自己先独立想一想,摆一摆,再和同桌交流。学生活动,教师巡视。分别请一些小组到黑板前演示搭配过程。(1)无序搭配(若出现重复或遗漏现象,让学生发表意见)问:为什么会出现重复、遗漏的情况呢?怎样做到不重复、不遗漏?提问:还有哪个小组交流你们的想法?(2)(搭配方法有序的学生边演示边说方法)师:他们搭配时用的方法好不好?好在哪里?(有顺序)(板书:有序)小结:有顺序有条理的搭配,可以做到搭配方法既不重复也不遗漏。(板书:不重复不遗漏)(3)课件演示搭配过程。(4)你能像这样有序地自己摆一摆吗?3、用图形或符号表示方法。谈话:这桌同学他们没有帽子和木偶,你能帮他们想个办法代替帽子和木偶呢?【注重启发学生的思维,图形、字母、数字、颜色……】追问:那图形之间用什么方法来表示搭配呢?(连线)让学生各自设计图形,画线搭配,并得出答案并展示。出示教材上的图形,指名连线搭配。(请两位同学用两种方法搭配)提问:不论从哪个图形开始搭配思考,我们在搭配时要做到不重复不遗漏都要注意?(要有条理、有顺序地连线搭配。)问:对比用学具摆放与图形替代连线,你比较喜欢哪种方法?【学具形象,图形符号简单、便于操作】小结:借助图形或符号可以帮助我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真是一种很重要的数学方法。4、探讨算理,揭示规律。(1)问:增加一个木偶,有几种搭配方法?(课件演示加一个图形)4个木偶,2顶帽子,有几种不同的搭配方法?为什么?(8种)课件演示。(2)提问:增加一顶帽子,有几种搭配方法?为什么?(3)有几种搭配方法和什么有关呢?(板书:木偶娃娃的个数帽子的顶数)(4)5个木偶,3顶帽子,()种选配方法6个木偶,5顶帽子,()种选配方法10个木偶,8顶帽子,()种选配方法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板书:木偶的个数×帽子的顶数=搭配方法的种数【先是发现搭配方法分别与木偶的个数及帽子的顶数有关,接着发现有怎样的关系,如果能放在一条题目里我觉得优秀的学生也能发现,所以我觉得在这可以安排一个讨论解决这个问题。】过渡:今天我们一起探索出两种事物进行搭配的数学规律,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哪些像这样的搭配现象呢?现在我们一起运用这种规律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三、拓展延伸,实践应用1、路线问题:课件出示“想想做做”第1题图问:你打算用什么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学生独立完成后全班交流,说说自己的解题方法,引导全班学生列式解答2、“想想做做”第2题。(课件出示第2题图)提问:图中有些什么?(3件衬衣、2条裤子、3条裙子)出示第一个问题:穿衬衣和裙子,有几种不同的穿法?指名回答。出示第二个问题:穿衬衣和裤子呢?指名回答。出示第三个问题: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穿法?指名回答。提问:你是怎么想的?3、课作完成补充习题。【一定要安排做一页补充习题,课作必不可少,补充习题一页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