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周琴琴剪枝的学问教学设计VIP免费

周琴琴剪枝的学问教学设计_第1页
1/3
周琴琴剪枝的学问教学设计_第2页
2/3
周琴琴剪枝的学问教学设计_第3页
3/3
《剪枝的学问》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周琴琴)教材简析:这篇课文按事情发展顺序记叙了“我”在桃园看剪枝并了解剪枝的原因,启示我们“减少”是为了“增加”;生活处处有学问,我们要做有心人。全文共5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简介王大伯是远近闻名的“种桃能手”。第二、三自然段写“我”在果园看到王大伯等人在剪枝,非常奇怪,经询问,了解了剪枝的原因。第四自然段写春天来了,桃花盛开,“我”盼望花儿早日结果。第五自然段写桃子丰收了,我在惊喜的同时真正的理解了王大伯的话。课文的重难点是把握我的心理变化,了解剪枝给人的启示。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3、通过学习,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剪枝是为了得到更多的桃子。懂得“减少”是为了“增加”的道理。教学重点:通过关键词语体会作者心情的变化,理解课文内容。教学难点:懂得“减少”是为了“增加”这个哲理,并融会贯通领会生活中的许多小事例中蕴涵哲理。教学准备:心情卡片、多媒体课件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剪枝的学问》。教师泛读课文,学生边听边思考:“我”一共几次进桃园?分别在什么季节?(“我”一共三次进桃园,分别在“冬天”、“春天”、“夏天”)二、了解“我”的心理变化过程1、四人小组讨论:出示自读要求:(1)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考:“我”三次进桃园,心情各有什么不同。(2)用横线画下来相关词语。(3)讨论一下为什么我的心情发生了变化?2、学生汇报交流:(1)第一次比较复杂,课文中哪些词语表示“我”的心情?(相机贴心情卡片):满怀好奇、一脸疑惑、将信将疑)。(2)第二次进桃园呢?(盼望)如果我们也跟上面一致,该在“盼望”前边加上一个什么词?(相机贴心情卡片:热切盼望)(4)我第三次进讨园呢?(相机贴心情卡片:又惊又喜)三、了解“我”心理变化的原因:1、“我”对什么“满怀好奇”,又是什么令“我”“一脸疑惑”,他起初是“将信将疑”,可最终却“又惊又喜”,为什么?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文,找出相关的语句画一画,等下我们来交流。2、学生交流:第一次:“满怀好奇”、“一脸疑惑”、“将信将疑”(1)“我”进桃园为什么是满怀好奇呢?结合词语理解“远近闻名”、“能手”(2)还能从哪里也能看出王大伯是个种桃能手?(3)“我”满怀好奇地进入桃园,为什么转眼间“一脸疑惑”了呢?(4)指导朗读。谁来把“我”的一脸疑惑读出来?试一试,读出来。(齐读)(5)对于“我”的一脸疑惑,着急发问:王大伯是怎么做的?(王大伯给我讲了剪枝的学问)(6)谁能带着“着急”“一脸疑惑”来读一读“我”听见的和看见的。师相机评价。(7)为什么我又由“一脸疑惑”转变为“将信将疑”呢?(8)根据学生回答相机出示王大伯的话,指导理解:从王大伯的话中可以看出:他剪掉了什么样的枝条?为什么剪掉它?(9)王大伯的话有几层意思?一点一点来描述。(10)再读王大伯的话,体会我的“将信将疑”。(11)练习朗读王大伯的话,要让我们听了之后都相信你剪枝剪得有学问。第二次:“热切盼望、”。(1)学生朗读段落,并思考:第二次进桃园,我的心情是怎样的你能读书来吗?(2)小组朗读,其余思考为什么我的心情是热切盼望,“我”盼望什么?(3)想象:听了朗读,我仿佛看到了什么?(听朗读,交流、评议)(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三次:“又惊又喜”(1)时间过得真快,转眼暑假到了,当“我”第三次走进桃园时,看到王大伯的桃园有什么特色?(提示:桃子又多又大,桃园丰收了)借此理解“又惊又喜”。问:“惊”什么?“喜”什么?(2)思考、交流:这时我对王大伯剪掉疯长的枝条的做法还将信将疑吗?得出结论:看来王大伯剪枝剪得确实有道理啊!3、小结:通过理解,那么“剪枝的学问”到底是什么?学完这一课,你有什么感受吗?用自己或书上的话来说一说。(“减少”是为了“增加”;去“伪”存“真”,去“杂”存“精”;有所失也会有所得……)四、拓展作业列举生活中的例子。五板书设计:剪枝的学问第一次满怀好奇一脸疑惑将信将疑第二次热切盼望第...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周琴琴剪枝的学问教学设计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