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影子银行是如何绕开信贷监管..................................................................................................22、对兴业银行同业业务的进阶认识..............................................................................................93、大脱媒时代的同业江湖银行同业业务竞争格局变迁与监管影响........................................164、业务条线改革带来可观成效与红利........................................................................................351、影子银行是如何绕开信贷监管近年来,伴随着银行业的蓬勃发展,各家银行同时面临两大难题:一是银行资产扩张过快,导致资本需要不断补充,而这种方式是非可持续性的。二是信贷规模受到管制,这对于以传统存贷款业务为主要利润来源的中国各家银行,利润无疑受到了限制。为保持盈利水平,各家银行不乏野心和斗志,不断创新出理财产品、银信合作及同业业务等资产扩张工具,解决资本消耗过快和信贷额度受限这两大难题。但应注意的是,这些创新大多在银行资产负债表中存贷款业务范围之外,有些业务甚至属于监管的“盲点”,这无疑存在一定的信用风险隐患。国信证券发布了题为《变相信贷绕监管的主要模式》的文章,列举了几种主要模式。1.表内信贷资产表外化该模式变相地增加了实际贷款规模,同时不占用贷款额度,也即提升了资产周转率,净资产收益率得以提升。主要通过银信合作、委托贷款等方式操作。演变过程为:(1)银信合作井喷式发展。(2)大量的银信合作脱离了监管视线,2009年末起,银监会出台了一系列文件,主要包括两类:一类是,银行不得使用募集的理财资金直接购买信贷资产。该类监管较易规避,方法是引入其它银行或者公司,见下文详细图解。另一类是,控制融资类银信合作的比例,相关合作要纳入资产负债表。该类监管较难规避。(3)采取委托贷款的方式。此过程中,银行不与信托公司合作,可规避监管。2.信贷资产伪装为非信贷资产将信贷业务伪装为同业业务及投资业务。(1)同业代付:即代理同业委托付款业务,包括信用证结算项下、保理项下以及银行承兑汇票项下的同业代付。关注银行报表中,表外项目的“代付业务”子项。(2)关注银行报表中,“买入返售金融资产—票据”、“买入返售金融资产—信托及其他受益权”。(3)通过投资业务伪装。关注银行报表中“应收款项类投资”一栏,其中,投资的信托计划、理财产品、资产管理计划等应特别留意。下面我们来展开分析。一、表内信贷资产表外化(银信合作,委托贷款)首先要说明的是,不管我们下文列举了多么复杂的模式,市场参与者都是较为固定的,包括:企业、投资者、信托公司、银行。参与者在模式中的基本职能如下:(1)企业/企业A:融资方,将钱借入(2)投资者:融出方,将钱借出(3)信托公司:设立信托计划,发行信托产品(4)银行/银行B:发行理财产品,向投资者募集理财资金,供全过程使用(5)投资者只与银行沟通,投资者不与企业直接沟通(6)银行A,企业B等(见下文),是避开监管所设立的中间环节,是过桥银行、过桥企业。不论一个模式多么复杂,始终是:投资者将钱借给企业/企业A,中间环节的各机构赚取利差。最基本的模式有两种:模式1中的信托公司去做贷款,然后卖给银行;模式2中的银行去做贷款,卖给信托公司。为何会有其余那么多复杂的模式呢?原因是,银信合作井喷式发展后,这种变相的信贷业务脱离了监管视线。2009年末起,银监会出台了一系列文件,主要包括两类:一类是,银行不得使用募集的理财资金直接购买信贷资产。该类监管较易规避,方法是引入其它银行或者公司,如下面模式3,4,5。另一类文件是,要求控制融资类银信合作的比例,相关合作要纳入资产负债表。该类监管较难规避,唯有寻求新的方法,环节中不涉及信托公司,而委托贷款就是解决方式之一。模式1.信托贷款类理财产品银行募集到钱后,购买信托公司发行的信托产品,钱转移至信托公司,信托公司将钱转移给企业。总结(见图1):信托公司去做贷款,然后卖给银行。模式2.信贷资产类理财产品(1)银行~企业:为最基本的银行贷款业务,但此时,占用了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