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兰州市第三十一中学七年级地理下册基于“参与式教学”的地理教学-美国教学案例新人教版1基本情况1.1授课对象学生来自七年级四班,基础较好,有一定自主学习能力。通过前面大洲地理、大区地理、国家地理的学习,学生已基本掌握国家地理学习的一般方法,具备相关的背景知识。1.2教材分析所用教材为《义务教育教科书·地理(七年级下册)》(湘教版),本节课是第八章国家地理第五节的第一课时。在学习本节课教学内容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大洲地理、大区地理和相关国家的地理知识,初步掌握了世界地理学习的基本方法步骤,因此对于本节课的地理教学,教师应尽量为学生创设基于问题化的自学情境,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挖掘学习潜能,达到学习目的。教师在此过程中仅充当教学的引导者、启发者、组织者的角色,帮助学生自主获取相关知识。“领土组成”中的地理位置、地形、河流等内容属于自然地理范围,教材首先提供图8.39,并设计“活动①”让学生在地图上指出美国的地理位置和领土组成,然后通过正文归纳了美国的海陆位置和领土组成。教材没有用过多的篇幅介绍美国的自然地理特征,仅仅通过“活动②”引导学生在地图上归纳美国本土的地形等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教材这样编排主要是因为前面在“美洲”这一节中已经较详细地介绍了相关内容。教材没有通过正文或活动介绍美国的气候特征,而在农业生产条件中又需要用到相关气候知识。这就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设计活动,让学生根据地图中美国的地理位置和地形分布特征或自己收集相关资料了解归纳美国的气候特征。教学目标:(1).在地图上指出美国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和首都。(2).根据地图和其他资料概括美国地形的基本特点。(3).结合地图资料和自学材料总结美国的气候特征。教学重难点:美国的自然地理特征,包括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地形特征、气候特征。2教学过程2.1情境导入(1)展示课题,请学生先谈谈对美国的初步印象以及了解哪些与美国有关的知识。(2)用多媒体图片展示“我”(教师)眼中的美国,激发学生对了解美国的兴趣,引入本节课的学习。2.2自主预习请学生结合地图资料和课本,用3分钟时间自主预习课本90页内容,尝试解决预习问题。2.3教学展开教学问题1:展示教学图片《美国的领土组成》,请学生观察图片并指出美国领土由哪些部分组成。小组活动2:展示教学图片《美国的地理位置》,请在小组内讨论:如何准确全面地描述美国的地理位置,将小组讨论的结果在全班展示。小组活动3:展示教学图片《美国地形图》,在小组内完成一下任务:(1)在地图上找到以下地理事物:科迪勒拉山系、落基山脉、中部平原、阿巴拉契亚山脉、密西西比河、五大湖、科罗拉多河。(2)美国自西向东依次分布着哪些地形单元?(3)美国自西向东地势分布状况如何?请你结合陆高与海深的图例,指出哪里地势高,哪里地势低?2.5课堂小结,布置作业(略)3教学反思3.1反思是否符合中学新课程改革理念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倡基于生活化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以问题教学法为实施策略,将教学内容问题化并以学习小组的形式展开,可以很好地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教学,变灌输式学习为自主学习,这种教学方式的选择更加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而教师在此过程中仅仅充当启发者、引导者和教学组织者的角色,师生有比较明确的教学分工,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大幅提高教学效率。同时在发展上更加关注学生的发展,关注学生对知识目标的认知和追求,更要关注学生个性的差异,关注学生能力的发展和人生价值的确定,关注学生个性的张扬,注重学生对学习方法的主动探究。不足之处是在本节课的地理教学中,对学生心理动态发展的关注较少,教学的覆盖面尚不广泛。3.2反思是否强化了地图教学地图是地理学的“第二语言”,在中学地理学习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地图不仅能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地理空间观念,理解巩固学过的地理知识,获取新的地理知识,而且教师可以通过地图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培养学生的地图观察能力。中学地理课本中附有大量的插图,而且种类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