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唐山十六中七年级地理下册7.3.2印度教案冀教版教学目标:一、学习目标1.简单分析印度粮食生产由大量进口到自给有余的变化原因2.了解印度经济发展的状况,简述其工业发展的过程及原因3、用实例说明自然和社会环境对印度居民饮食习惯的影响二、学习重点1.印度的粮食问题2.印度工业发展的基本情况三、教学难点:工业的发展与自然条件的关系。一.学案(一)自学导航:A、自给有余的粮食生产1、由于频繁、等原因,在20世纪的大部分时间里,印度每年需要进口大量的粮食。在年代,印度实行了“”,改进了技术,粮食供应状况逐步得到改善。现在,不但能够自给,而且还有部分出口。2、和是印度主要的粮食作物,二者的产量都居世界前列。3、印度人的日常饮食,南北方有很大差别。北方人以小麦等为主食,尤其喜欢吃一种叫“”的薄面饼。南方和东部沿海地区的人们以大米为主食,爱吃炒饭,其主要原因是北方多,南方多。对照图7.41和图7.42、7.34,说出印度、小麦的分布与降水量分布、地形分布的关系4、水稻分布在印度半岛部和沿海(填地形),降水的地区;小麦分布在高原西北部和恒河游、降水的地区。B、发展中的工业1、在英国殖民者统治期间,印度主要发展纺织业和采矿业,现在,印度不仅公铁工业、机械制造业、化学工业和棉麻纺织工业具有一定的规模,而且在、、等高科技领域也有一定的成就。是世界上几个比较发达的国家之一,是世界第软件大国,也是全球少数几个掌握技术的国家之一。观察并分析7.43“印度矿产资源、棉花、黄麻和工业的分布”,并回答如下问题2、印度工业中心的分布接近产地,这样做的好处是节省运费,降低成本。3、1999年,印度的黄麻产量居世界第一位,棉花产量居世界第二位;是印度最大的麻纺织中心,是印度最大的棉纺织中心。二.讲案1.印度的水稻、小麦的分布与降水、地形的关系2、印度工业中心和原料产地的关系三.练案1、分析印度发展农业的有利和不利条件:四.测案1.下列有关印度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印度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B.印度曾是英国的殖民地C.印度人口仅次于中国,居世界第二位D.印度目前已是发达国家2.印度主要的粮食作物是()A.水稻、玉米B.小麦、玉米C.水稻、小麦D.棉花、茶叶3.印度最大的港口和棉纺织工业中心是()A.加尔各答B.马德拉斯C.孟买D.新德里4.有关印度粮食生产的说法,错误的是()A.众多的人口,使印度成为粮食消费大国B.从20世纪到现在,印度每年都要进口大量粮食C.20世纪60年代,印度实行了“绿色革命”,改进了粮食生产技术,粮食供应状况逐步得到改善D.水稻和小麦是印度的主要粮食作物5.结合印度年降水量图和城市分布图,下列地点降水量最大的是()A.新德里B.班加罗尔C.乞拉朋齐D.加尔各答6.下列关于印度的叙述,正确的是()A.印度每年分为旱季和雨季,1—6月为旱季,7—12月为雨季B.印度西北部是全国降水最多的地区C.目前印度已能出口一定的粮食D.目前印度人口增长速度已大大减缓7.有关印度农业的叙述,正确的是()A.是世界上黄麻产量最多的国家B.是世界上棉花产量最多的国家C.主要粮食作物是小麦和玉米D.棉花主要分布在恒河三角洲8.加尔各答是()A.印度的棉纺织工业中心B.印度的麻纺织工业中心C.印度最大的城市D.印度最大海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