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阶导学目标1、了解小说的文体特征,梳理故事情节,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2、理解“台阶”的内涵,把握小说的主题,分析“父亲”形象特点。3、感受父亲艰苦创业的精神和坚韧不拔的毅力。导学重点了解小说的文体特征,梳理故事情节,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导学难点理解“台阶”的内涵,把握小说的主题,分析“父亲”形象特点。导学资源导学案、自测题、当堂测评、微课“《土地的誓言》基础梳理”,平台讨论及活动第一段——自学质疑(第1课时)【环节一】自主学习——明确目标,自学教材(35分钟)1、明确目标(1分钟)阅读熟知本课学习目标,圈划明确本节的学习内容和重难点。2、基础知识积累(5分钟)登录平台-查看作业-选择微课“《台阶》基础梳理”进行学习,了解作者相关文学常识,对照订正上一题注音(用红笔改正),并完成下列填空题。①李森祥,浙江衢州人。1975年入伍,曾在嘉兴军分区某部工作。1991年调南京军区政治部创作室任专业作家。著有长篇小说《传世之鼓》,短篇小说《台阶》《小学老师》《绣匾》等。李森祥的小说以农村和军营两大生活为主要题材,塑造出一系列生动的普通人尤其是农民的质朴形象。②小说的基本特征:深入细致的人物刻画,完整复杂的情节叙述,充分具体的环境描写,即人物、情节、环境。3、自学教材(6——9分钟)带着学习目标独立认真默读预习课文。(自学指导:标清段落,用红笔标出生字词,查阅工具书,完成生字词注音。)凹凼(dàng)门槛(kǎn)涎水(xián)揩汗(kāi)黏性(nián)掺杂(chān)尴尬(gāngà)撬开自学质疑导学设计【环节一】明确目标自学教材(35分钟)1、导入语:母爱如水,父爱如山。父亲就像大山一样,沉默坚强。在风雨来临时,为我们遮风挡雨。今天,我们就来接触一位生活中平凡普通的小人物——李森祥《台阶》中的父亲,来领略老一辈农民特有的坚韧与谦卑。2、操作流程:1)提前发布学习任务:教师提前登陆平台上传本课相关学习资源,线上布置预习作业,让学生明确自学内容、时间、方法。2)明确当堂学习目标:教师带领学生明确学习任务,解(qiào)叮嘱(dīngzhǔ)磕烟灰(kē)晌午(shǎng)嘎叽(gājī)粗暴(bào)烦躁(zào)很倔(juè)头颅(lú)(微)不足道大(庭)广众低眉(顺)眼4、整体感知课文内容(20——23分钟)带着以下问题浏览课文,结合自学指导,完成下列问题:(1)初读课文,理清故事的主要情节。(自学指导:速读课文,抓住文中的关键词句来思考概括。)开端:父亲觉得自己家的台阶低,要造高台阶。(1-9)发展:父亲开始了漫长的准备。(10-16)高潮:父亲终于造起了有九级台阶的新屋。(17-25)结局:新屋落成了,人也老了,身体也垮了。(26-32)(2)父亲为什么要造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自学指导:在课文中找出关键语句段落,结合全文内容分析。)明确:因为台阶高,屋主人的地位就高。父亲对台阶的要求,是对地位的要求。父亲毕生的奋斗就是要赢得尊重,也是尊重的需要使他产生希望和理想。(3)“新台阶砌好了”,为什么父亲反而处处感到“不对劲”了?(自学指导:浏览课文,结合全文的中心来理解。)明确:台阶低,意味着经济地位低下,父亲由此形成了自卑心理。这种自卑心理长期存在,难以一下子消除,所以台阶高了,反而处处感到不习惯,不对劲。【环节二】自学检测——在线测学,质疑思学(10分钟)1、在线测学(时间:7分钟):完成下列自测题。独立在平台完成“《台阶》自测题”,完成后点击提交。2.质疑思学(时间:2-3分钟):将你在本次课程学习中的困惑与建议如实写下来,小组整理汇总后拍照上传至活动“《台阶》自学反馈”,并在课后进行组内交流。读这节的学习目标。3)督导学生自学:教师巡回指导学生自学文本,在规定的时间内,按要求跟读课文,在课本上用红笔做上记号或在导学案上完成检测题。4)微课助学:学生自学微课对重难点知识的解读分析,教师巡回指导学生规范使用平板,提高自学效率。训练展示导学设计【导学三】合作探究展示交流(30分钟)操作流程:1、学情反馈(5分钟)教师在大屏幕展示全班学生线上提交的自测反馈结果,进行点评和量化加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