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马鞍山市金瑞初级中学七年级地理《7.1.2地球的运动》教案(2)人教新课标版课题7.1.2地球的运动(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理解地球自转、公转的方向、周期,及产生的地理现象,知道五带界线、范围及光照情况。能力目标通过运用地球运动仪演示,说明地球自转公转特点,及产生的地理现象。情感目标了解地球是不断运动着的,地球上许多地理现象都与地球运动有关,从而树立唯物论和无神论观点。教学重点五带的划分及特征教学难点四季的形成教学辅助多媒体课件、预习学案。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复习地球自转相关知识。二、自学释疑读课本的“地球上的五带”图,完成下列内容:1.五带划分的标准:太阳热量在地球表面的分布2.画出五带示意图,说出五带的名称?3.说出五带划分的界线名称?4.讨论五带中,哪个带占的面积最大?哪个带最小?5.哪个温度带有太阳直射现象?哪个温度带有极昼和极夜现象?哪个温度带四季变化明显?6.我国大部分位于哪个温度带?还有一小部分位于哪个带?7.说出各带的突出特点?三、小组活动1、北京一年中哪个月气温最高?哪个月气温最低?一年四季每个季节各几个月?(气温最高7月,开始放暑假;气温最低1月,开始放寒假;每个季节3个月)2、你知道24节气吗?7月应该是哪两个节气?1月是哪两个节气吗?(7月小署和大署,最热;1月是小寒和大寒,最冷)3、北半球各季节各是哪三个月?(春季:12、1、2月;夏季:3、4、5月;秋季:6、7、8月;冬季:12、1、2月。这种四季是以天文四季和气候四季相结合来划分的。)(说明:冬季不能写成1、2、12月有)四、观看视频播放相关视频,让学生对地球五带有更加直观的了解,并产生学习兴趣。五、课堂练习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