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互逆命题与互逆定理【学习目标】1.让学生理解互逆命题、互逆定理的概念,通过比较,提高学生的辨析能力;2.能正确写出一个命题的逆命题,能判断一个命题的逆命题是否是逆定理;3.能正确理解互逆命题与互逆定理的联系与区别.【学习重点】互逆命题、互逆定理的概念.【学习难点】互逆命题与互逆定理的联系与区别.行为提示:创景设疑,帮助学生知道本节课学什么.行为提示:认真阅读课本,独立完成“自学互研”中的题目.自主的完成有关的练习,并在练习中发现规律,从猜测到探索到理解知识.学法指导:要写出一个命题的逆命题,一般情况下先将原命题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再将条件、结论互换位置.注意:1.逆命题、互逆命题不一定是真命题,但逆定理、互逆定理一定是真命题;2.不是所有的定理都有逆定理.判断两个命题是互逆定理的方法:1.看两个命题是否是互逆命题;2.再看看两个命题是不是真命题.情景导入生成问题回顾:1.判断一件事情的语句叫做命题.2.命题分为真命题和假命题,每一个命题都是由题设和结论两部分组成,可以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3.把命题“过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垂直”改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为如果经过平面上的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那么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垂直.自学互研生成能力阅读教材P92~P93,完成下面的内容:说出下列命题的题设和结论:1.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2.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3.若a=b,则a2=b2;4.若a2=b2,则a=b.观察上面几组命题,发现1和2、3和4这两个命题的条件和结论恰好互相换了位置.归纳:一般来说,在两个命题中,如果一个命题的条件是第二个命题的结论,而第一个命题的结论是第二个命题的条件,那么这两个命题叫做互逆命题.如果把其中一个命题叫做原命题,那么另一个命题叫做它的逆命题.但是原命题正确,它的逆命题不一定正确.范例:指出下列命题的题设和结论,说出它们的逆命题,并判断逆命题的真假.(1)如果一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那么它的两个锐角互余.题设:一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结论:它的两个锐角互余.逆命题: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这个逆命题是真命题.(2)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题设:两个三角形是全等三角形.结论:它们的对应角相等.逆命题:如果两个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全等.这个逆命题是假命题.仿例:指出下列命题的题设和结论,说出它们的逆命题,并判断逆命题的真假.(1)如果一个数能被10整除,那么这个数也一定能被5整除.题设:一个数能被10整除.结论:这个数也一定能被5整除.逆命题:如果一个数能被5整除,那么这个数也一定能被10整除.这个逆命题是假命题.行为提示:找出自己不明白的问题,先对学,再群学.充分在小组内展示自己,对照答案,提出疑惑,小组内讨论解决.小组解决不了的问题,写在各小组展示的黑板上,在展示的时候解决.积极发表自己的不同看法和解法,大胆质疑,认真倾听.做每一步运算时都要自觉地注意有理有据.(2)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内错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题设: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内错角相等.结论:这两条直线平行.逆命题: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这两条直线平行,那么内错角相等.这个逆命题是真命题.变例:指出下列命题的题设和结论,说出它们的逆命题,并判断逆命题的真假.(1)等角对等边.题设:在一个三角形中,如果两个角相等.结论: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相等.逆命题:等边对等角.这个逆命题是真命题.(2)等腰三角形两腰上的高相等.题设:等腰三角形两腰上的高.结论:这两条高相等.逆命题:如果一个三角形中两边上的高相等,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这个逆命题是真命题.阅读教材P93,完成下面的内容:1.如果一个定理的逆命题也是定理,那么这两个定理叫做互逆定理,其中的一个定理叫做另一个定理的逆定理.2.一个假命题的逆命题可以是真命题,甚至可以是定理.范例:(1)命题: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逆命题:内错角相等,两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