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认识不等式【学习目标】1.让学生认识不等式,能正确理解不等式的概念,弄清不等式的实质.2.通过对具体问题的分析会列出简单的不等式,用不等式表示简单的数字语言,会寻找不等式的解.【学习重点】不等式的概念.【学习难点】根据具体问题列出不等式,用不等式表示简单的数字语言.行为提示:创设问题,情景导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行为提示:让学生阅读教材,尝试完成“自学互研”的所有内容,并适时给学生提供帮助,大部分学生完成后,进行小组交流.知识链接:我们学过的不等号有:>,<,≥,≤,≠.解题思路:把字母的值代入不等式中,如果成立,那么这个字母的值就是不等式的解.方法指导:列不等式时,主要看不等式语言.情景导入生成问题旧知回顾:1.以前学过的不等号有哪些?2.比较大小:-2016>-2017.自学互研生成能力【自主探究】1.世纪公园的票价是每人5元,一次购票满30张,每张票可少收1元.某班有27名少先队员去世纪公园进行活动.当领队王小华准备好了零钱到售票处买了27张票时,爱动脑的李敏同学喊住了王小华,提议买30张票.但有的同学不明白.明明只有27个人,买30张票,岂不是浪费吗?那么,究竟李敏的提议对不对呢?是不是真的浪费呢?设有x人要进世纪公园,①若x≥30,应该如何买票?②若x<30,则又该如何买票呢?结论:至少要有多少人进公园时,买30张票才合算?完成书本第51页的表格.2.用不等号“<”或“>”表示不等关系的式子,叫做不等式.3.使不等式成立的未知数的值,叫做不等式的解.【合作探究】例1:数学表达式:①-5<7;②3y-6>0;③a=6;④2x-3y;⑤7y-6>y+2.其中是不等式的有(B)A.2个B.3个C.4个D.5个例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A.x=5是不等式x+2<6的解B.x=2是不等式x+3>8的解C.不等式m+1<2的解有无数个D.x=4是不等式x-3>6的解例3:无论x取什么数,下列不等式总成立的是(D)A.x-5>0B.x+5<0C.x2<0D.x2≥0学习笔记:1.列不等式时,看题中的主要不等式语言.2.根据题目的意思列出不等式.行为提示:教师结合各组反馈的疑难问题分配任务,各组展示过程中,教师引导其他组进行补充、纠错、释疑,然后进行总结评比.学习笔记:检测的目的在于让学生掌握对不等式的初步了解,并能根据生活中的一些现象与数学联系起来.【自主探究】1.列不等式的基本要求:注意题中的关键字,列出代数式,再将不等式语言转化成为不等号,列出不等式就可以.2.一段文字性的语言表述的意思,可以先设未知数后再列不等式.【合作探究】例4:x与3的和的一半是正数,用不等式表示为(C)A.x+3>0B.x+3<0C.(x+3)>0D.(x+3)<0例5:用不等式表示:(1)m与5的差大于2;(2)n的小于3;(3)x与y的和不是负数;(4)x的3倍与y的差不小于2.解:(1)m-5>2;(2)n<3;(3)x+y≥0;(4)3x-y≥2.交流展示生成新知1.将阅读教材时“生成的新问题”和通过“自主探究、合作探究”得出的结论展示在各小组的小黑板上,并将疑难问题也板演到黑板上,再一次通过小组间就上述疑难问题相互释疑.2.各小组由组长统一分配展示任务,由代表将“问题和结论”展示在黑板上,通过交流“生成新知”.知识模块一不等式的定义及不等式的解知识模块二列不等式检测反馈达成目标【当堂检测】见所赠光盘和学生用书;【课后检测】见学生用书.课后反思查漏补缺1.收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存在困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