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大化改新1教学目标1、通过材料分析和情景设置,了解大化改新的背景,知道其内容和影响。把握改革过程中与唐朝的联系。2、了解古代中日之间交流的史实,进一步感悟中日文化渊源。3、对比大化改新和当今日本,理解日本民族特性,激发探讨对当今中华民族发展。2学情分析八年级大部分学生对日本历史有所了解,对本课内容有一定的兴趣。教师利用他们对计算机网络的兴趣,充分调动他们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加强学生搜集资料、整理资料、提取有效信息等自主学习的能力。3重点难点大化改新的背景、内容以及影响,从中给我们带来的启示。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世博会遣唐使船播放视频《世博会遣唐使船》。2010年5月中国上海世博会期间,由日本在中国上海建造1:1的“遣唐使船”亮相在日本馆。看了这段视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什么疑问或者感概?活动2【讲授】中大兄皇子与大化改新(二)、讲授(1)、日出之国——日本的发展历程在讲日本大化改新之前,和学生一起了解下中大兄皇子生活国度——古代日本的发展历程给大家时间阅读书本资料,找出重要的时间点。1、出现国家的时间;大和统一日本的时间?师:在公元3世纪中叶,日本兴起了一个叫大和的国家,那么这个大和什么时候统一日本的?现在的日本是什么民族(大和民族)2、自主探究:再给大家时间,阅读书本资料,回答这个问题。你了解日本天皇吗?请阅读课本和资料,了解天皇的由来及其对日本社会的影响。7世纪初,日本首次使用“天皇”称号。天皇是日本国君主的尊称,是由大和国最高统治者“大王”改称而来,传说是天照大神的后裔。(2)、逆天改命——大化改新的背景1、内部压力:社会矛盾十分尖锐,政局动荡不安。材料一:统治阶级即奴隶主阶级内部的矛盾日益尖锐。贵族们之间连年征战不断(其原因当然还是为了兼并土地),对朝廷的上供也日益怠慢。奴隶主阶级之间的矛盾最突出表现在朝臣贵族和皇室成员的斗争上。材料二:626年,日本发生大灾荒,饿莩遍野,人民群众群起而反抗统治阶级。644年,处于绝望中的群众,忽然供奉一种其状如蚕的所谓“常世之虫”,风行一时,整天狂歌乱舞生产不能正常进行,社会动荡不安。问:存在着严重的社会矛盾?有哪些矛盾?2、外部压力:中国大唐王朝高度繁荣,皇室和改革派渴望参照中国的隋唐制度,建立天皇制中央集权国家。南渊请安:大唐国者,法式备定,珍国也,常须达。中大兄皇子:以大唐国为蓝本来建立‘法式备定’的天皇制国家。3、内部动力:国内有一股拥护改革的力量(皇室和留学生为代表的改革派),渴望参照隋唐制度实行改革。材料三:日本共派遣隋使4次,遣唐使19次,其中成行并到达长安的13次,每批数百人。对于人口不足300万的日本,来学习中国先进文化的人在总人口中的比重相当大。使节团成员中有外交官员、僧侣、留学生和工艺、艺术等各方面的人才。4、内部阻力:7世纪中叶,苏我氏贵族是日本豪强贵族的代表。他们独揽朝政,专权跋扈,成为改革的主要绊脚石。材料四:当时的大权贵苏我家族把持朝政、大修陵墓、操纵皇位的继承,并于皇极2年(公元643年)苏我家的苏我入鹿灭掉了主张改革的山背大兄王一家。材料说明了什么?苏我氏控制日本政权。改革派是怎么样扫清这块绊脚石?政变之后日本的命运发生了改变。中大兄皇子拥立孝德天皇继位,建年号为“大化”。中大兄皇子被册立为皇太子,负责起草《改新之诏》进行国制改革,时间:646年(学生一起回答),大化改新全面推行,这个时候中大兄皇子终于可以大显身手。(3)、大显身手——大化改新的内容那么改革到底涉及到哪些方面呢?大家拿出导学案,发挥小组的力量,分析材料和书本知识,总结整理大化改新的内容有哪些方面,具体内容是什么?1、政治上,改革行政制度,实行中央集权。材料1:改革行政制度,在中央设二官、八省,地方设国、郡、里等官职。官职的任免权都在中央,废除官职终身世袭制,实行中央集权。——《改新之诏》2、经济上,土地国有化,政府分配土地,国家收取赋税,农民转为国家公民。材料2:废除贵族对土地和农民的私有,转为国有。国家按人口对六岁以上的公民分配土地,农民获得了渴望的土地。获得土地的农民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