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三角形复习学案一、自主归纳(本章主要知识点):(一)基本概念:1.三角形的定义:2.三角形的分类:(按角分)3.三角形的中线、角平分线、高:(1)定义:①三角形的中线:.②三角形的角平分线:.③三角形的高线:.(2)基本几何格式:①∵AD是△ABC的中线∴.②∵BE是△ABC的角平分线∴.③∵CE是△ABC的高∴.(3)三角形的三边关系:.4.三角形的知识点应用:(1)三角形的三个内角中最多有个锐角,个钝角,个直角;三角形的三个内角中最少有个锐角。(2)如果一个三角形三个内角分别是450,450,900,那么这个三角形按角分类叫做三角形。(3)每个三角形都有条中线,条角平分线,条高;三角形所有的中线都交于点,角平分线、高也是一样,这个交点大部分都在三角形的内部,但三角形的所有的高的交点在三角形的直角顶点上,三角形的高的交点在三角形的外部。(4)如图1:△ABC中,BD=CD,∠1=∠2,那么ED可以看作是△的中线可以看作是△ABD的角平分线。图1图2(5)如图2:△ABC中,AD是角平分线,AE是高,已知∠B=400,∠C=700,求∠DAE的度数。(6)按图中所给的条件,可求出∠1=、∠2=、∠3=.(7)已知△ABC中,∠A+∠B=∠C,那么这个三角形是三角形;已知△ABC中,∠A=400,∠B=6∠C,则∠B=。(8)三角形的两条边的长分别是2和7,第三条边的长x的取值范围是。(9)等腰三角形的两条边长分别为4cm和7cm,那么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cm;等腰三角形的两条边长分别为2cm和9cm,那么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cm。(10)一个三角形的两条边的长分别是2和7,而第三边的长为奇数,那么第三边的长是;若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是2和5,且这个三角形的周长是偶数,那么第三边的长是。(二)全等三角形1.全等三角形的定义:.2.全等三角形的性质:.3.三角形全等的条件:一般三角形全等的判别方法:.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别方法:.4.三角形全等的条件思路:当两三角形已具备两角对应相等时,第三条件应找当两三角形已具备两边对应相等时,第三条件应找当两三角形已具备一角一边对应相等时,第三条件应找5.找三角形全等的条件时经常见到的隐含条件有:二、自我检测:1、如图,点E在AB上,AC=AD,请你添加一个条件,使图中存在全等三角形,并给予证明。所添条件为,你得到的一对全等三角形是。2、如图,已知MB=ND,∠MBA=∠NDC,下列添加的条件中,哪一个不能用于判定△ABM≌△CDN的是()A.∠M=∠N;B.AB=CD;C.AM=CN;D.AM∥CN3、如图,已知,,增加下列条件:①;②;③;④.其中能使的条件有()A.个B.个C.个D.个4、如图,点分别在线段上,相交于点,要使,需添加一个条件是:5、工人师傅在安装木制门框时,为防止变形常常像图中所示,钉上两条斜拉的木条,这样做的ECDBAABCDMN原理是根据三角形的6、如图,若△OAD≌△OBC,且∠0=65°,∠C=20°,则∠OAD=.7、已知:如右上图,,,,求证:8、如图,已知BE⊥AD,CF⊥AD,且BE=CF.请你判断AD是△ABC的中线还是角平分线?请说明你判断的理由.12ABCDFE三、自主作业:将本章的知识进行自我总结归纳,主要按以下五个方面:①本章的基础知识(或知识体系);②本章中你认为比较重要的知识(重点);③典型例题与方法;④易错点归纳(要结合自身的学习);⑤学习本章的困惑与体会。时间:2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