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课内战烽火讲课教师:学科:历史课时:1总课时数: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美帝国主义支持国民党阴谋发动内战,重庆谈判,全面内战爆发,转战陕北,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2.培养学生识别图画的基本技能,初步具备通过图画获取知识、处理信息的能力,形成用图画的形式陈述历史问题的能力。过程与方法1.通过收集抗战胜利后,美帝国主义和蒋介石政权相勾结,阴谋发动反共反人民的内战的资料,认识到美帝国主义要变中国为它的殖民地。2.讨论探究蒋介石邀请毛泽东赴重庆谈判的目的和毛泽东冒险去重庆谈判的原因,学会用历史的眼光来分析历史问题,理解中共为争取和平民主作出的努力。3.了解中共中央转战陕北的史实,认识党的正确领导是革命取胜的法宝之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了解中国共产党为争取和平、民主与国民党反动派的专制、独裁进行斗争的史实,使学生感知和平民主来之不易,增强学生维护和平民主的自觉性,并增强对党的热爱之情。2.通过感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人民解放军为推翻国民党的独裁统治,历尽艰辛、英勇作战、不畏牺牲的精神,使学生确立进取的人生态度、坚强的意志。教材分析教学重点1.重庆谈判。2.挺进大别山。教学难点挺进大别山。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备注(教学目的、时间分配等)导入同学们,请看课本导入框中的内容,这是蒋介石在1945年8月14日发给毛泽东邀请他到重庆商谈和平的电报之一。从字面上看,蒋介石“诚心诚意”,“以国家利益为重”,实际上真是这样吗?他邀请毛泽东到重庆去的真正目的是什么?毛泽东敢不敢、应该不应该去呢?今天我们就来看具体内容。一、重庆谈判1.抗战胜利后的中国国内形势[教师引导]请同学们看课本“重庆谈判”一目下的前四段内容,看后回答问题。[教师提问]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国内形势怎样?[教师提问]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国内形势怎样?[教师提问]美国对华政策是什么?[教师提问]美国的扶蒋和蒋介石的发动内战准备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教师提问]那蒋介石连续三学生看书,回答问题次电邀毛泽东到重庆谈判的目的是什么?[教师提问]蒋介石的具体打算是什么?[教师引导]如果毛泽东去了重庆,蒋介石会怎么办?[教师引导]请同学们看课本上“美国军用飞机空运国民党军队到内战前线”和“毛泽东赴重庆谈判”两幅插图。从中能得出什么结论?[教师引导]由上面的所有内容,请同学们用一句话来概括抗战胜利之初的中国国内形势特点。2.重庆谈判和“双十协定”。[教师分析]“双十协定”的签订,是抗战后人民争取和平民主的产物。但正如毛泽东同志讲过的,这只是纸上的东西,纸上的东西并不等于现实的东西。事实证明,要把它变成现实的东西,还要经过很大的努力。二、转战陕北1.全面内战的爆发和粉碎敌人的全面进攻。2.敌人的重点进攻和党中央转战陕北三、挺进大别山[学生回答]①1947年夏,刘伯承、邓小平率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在山东西南强渡黄河,向国民党统治区发动大规模进攻。②他同学们,战略进攻的开始就是刘邓挺进大别山。下面请同学们看课本上相关内容。从中提取有效信息。[教师引导]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是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的开始。与此同时,其他各战场的人民解放军也转入进攻。[教师小结]同学们,以上内容是我们讲的解放战争的前两个阶段。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到1940年6月全面内战爆发前。这一阶段的主要内容是争取和平、民主。1946年7月到1947年6月对人民解放军来说,是战略防御阶段。1947年6月到1948年8月是战略进攻阶段。1948年9月到1949年10月是战略决战和战略扫尾阶段。关于战略决战和扫尾阶段的内容,我们下节课学习。们直接插入敌人兵力空虚的大别山地区。③他们开辟了大别山根据地,严重威胁了国民党统治中心南京和湖北重镇武汉。④其他各战场的人民解放军也转入进攻。板书设计第17课内战烽火一、重庆谈判1.抗战胜利后的中国国内形势2.重庆谈判和“双十协定”二、转战陕北1.全面内战的爆发和粉碎敌人的全面进攻2.敌人的重点进攻和党中央转战陕北三、挺进大别山1.刘邓挺进大别山——战略进攻的开始2.其他战场的反攻教学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