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手工业的进步【课程标准】列举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基本史实,认识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特征。【课标解读】1.列举古代中国官营手工业在纺织、冶金和制瓷等部门的发展成就;2.了解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结合的生产模式;3.通过丝绸和瓷器生产,感受古代中国手工业的世界影响。【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掌握古代中国手工业两种经营形态即官营手工业和民间手工业,理解它们的基本特征。(2)掌握古代中国冶金、制瓷和丝织方面主要的生产技术,从中概括、归纳出我国古代手工业生产的基本特征。(3)理解官营手工业产品精美,品种繁多,享誉世界;民营手工业艰难发展,后来居上;家庭手工业是中国古代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2.过程与方法:(1)通过大量的历史图片,指导学生欣赏一些精湛的手工业艺术品,并注意归纳鉴赏方法,提高学生探究古代手工业的兴趣。(2)运用历史材料引导学生归纳古代手工业产品的基本特征,抓重点内容进行精讲,注意详略得当,剖析与讲解相结合。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认识我国古代手工业成就是劳动人民勤劳和智慧的结晶,培养民族自豪感;(2)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3)通过本节课教学,使学生充分地感受到我国古代人民的聪明与才智,认识到古代许多手工业品具有极高艺术价值,从而增强爱护文物、保护文物的意识。【重点难点】重点:古代手工业的重要成就;官营手工业产品精美,品种繁多,享誉世界;民营手工业艰难发展后来居上;家庭手工业是中国古代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难点:中国古代手工业发展的特征。【自主学习】一、素称发达的官营手工业1.概况:⑴夏、商、西周时期:以青铜铸造为代表的手工业,由官府垄断。⑵春秋战国时期:官营手工业继续发展。⑶西汉武帝以后:煮盐、治铁、铸钱等收归官办。2.特点⑴由政府直接经营;⑵集中的大作坊生产;⑶凭借国家权力征调优秀工匠,生产不计成本;⑷素称发达,世界领先。3.主要部门及发展概况⑴冶铜业:①原始社会晚期已掌握冶铜技术;②商周时代,青铜铸造进入繁荣时期,有司母戊鼎、四羊方尊、三星堆青铜礼器等精美铜器。⑵冶铁业:①西周晚期时:已有铁器;②两汉:高炉炼铁和炒钢技术;东汉杜诗发明水力鼓风冶铁工具水排;③南北朝:灌钢法等,使中国钢铁冶炼技术和产量,在16世纪以前一直领先世界。铁器在农业、手工业领域的应用,极大提高了生产力的水平。⑶制瓷业:①商朝:已烧制出原始瓷器;②东汉:烧出成熟的青瓷;③北朝:烧出成熟的白瓷;④唐朝:形成南青北白两大制瓷体系;⑤宋朝:制瓷技术大放异彩,瓷窑遍布全国各地,出现五大名窑。⑥明清:种类丰富,有青花瓷、彩瓷、珐琅彩;著名瓷都景德镇。⑷丝织业:①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养蚕缫丝织绸的国家;②距今四五千年,已经养蚕,有了丝织品;③商朝:已有织机,能织多种丝织品;④西周:生产斜纹提花织物;⑤西汉:长安的东西织室工人多(代表作:马王堆出土的素纱单衣);⑥唐朝:以轻盈精湛著称,还吸收外来风格;⑦宋朝:品种繁多,织锦吸收花鸟画中的写实风格;⑧明清:丝织品(尤其是细密精致的锻)超过前代;在苏州、杭州设织造局。二、艰难经营的民间手工业1.分类(1)家庭手工业:以纺织为代表,产品主要用来交纳赋税和家庭消费。(2)民营手工业:产品主要供民间消费。2.曲折发展的历程⑴春秋战国和秦汉:开始发展,民营手工业受鼓励。如商鞅变法规定,生产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匠人如墨子的弟子、鲁班木匠祖师。⑵魏晋南北朝:遭受摧残。⑶隋唐:恢复和发展。⑷两宋:在曲折中继续艰难发展。除纺织品外,城乡所需的日常用具及用品,主要出自民营手工业。⑸元朝:黄道婆推广棉纺织技术,改变了丝、麻、棉的纺织品比例。⑹明中叶以后:纺织、制瓷、矿冶等行业中,民营手工业甚至超过官营手工业,占主导地位。使用花楼机,专门织造精细的丝织品。3.资本主义的萌芽和缓慢发展⑴原因:随着社会生产力和商品经济的发展⑵出现:明朝中后期江南一些手工业部门开始出现了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学界称之为“资本主义萌芽”。⑶缓慢发展:清朝时,资本主义萌芽继续发展。⑷本质特征:资本主义性质的雇佣关系产生。⑸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