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长春市第一0四中学九年级化学《物质的变化和性质》教案课题物质的变化和性质课型新授课授课时间设计人魏微教学目标1.了解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概念,了解反应现象和本质的联系;能辨别典型的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能区分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2.学会用实验手段研究物质;能进行简单的实验现象的描述,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3.体会化学与人类进步与社会发展的关系,认识学习化学的价值。教学重点理解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概念,认识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教学难点化学变化的特征是有新物质的生成。教具准备胆矾石灰石氢氧化钠溶液稀盐酸石灰水氧气二氧化碳铝柱铜柱铁柱水酒精试管烧杯三角架酒精灯石棉网研钵集气瓶药匙火柴教学过程差异个性设计教学资源开发利用课前预习:自读课文P6-9,完成预习思考题。1.什么是化学?2.世界是由物质组成的,组成这个世界的物质处于不断的变化中。回忆你在生活中遇到的一些变化以及你对这些变化的认识。3.灯泡发光发热是什么变化?活动1:预习情况交流师:通过绪言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什么是化学,感受了化学的神奇。课后,同学们进行了复习和预习。现在,请同学们交流一下复习和预习情况。师:什么是化学?生: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科学。师:请大家先观察关于纸的几种变化演示实验:(1)将纸揉成一团,(2)将纸撕碎,(3)将纸点燃师:上述变化可以分成哪几类?哪个是化学变化?为什么?活动2:探究物质的变化师:现在,我们通过实验来探究物质的变化。请大家按预习和提示完成实激发学生对探究实验的兴趣.验。一、物质的变化学生实验:课本P6实验1-1实验1-2实验1-3实验1-4实验现象:实验序号变化前的物质变化时发生的现象变化后的物质有无新物质1—1液态水水沸腾,生成水蒸气,玻璃片上凝成水珠。液态水无1—2蓝色块状的胆矾块状固体变为粉末蓝色粉末状的胆矾无1—3蓝色的硫酸铜溶液生成了蓝色沉淀。蓝色的氢氧化铜沉淀等有1—4颗粒状石灰石稀盐酸溶液有气泡产生,石灰水变浑浊。二氧化碳气体等有小组讨论:如何判断一个变化是否是化学变化?化学变化基本特征是什么?自读课文:P7第二段,仔细体会文中的含义。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活动3:探究物质的性质小组讨论:前面的实验中,说明了水、胆矾等物质有怎样的性质呢?比较分析物理性质?化学性质?举例说明。归纳小结:二、物质的性质1.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2.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讨论:物质的变化与物质性质间的关系?物质的用途与物质性质间的关系?化学变化化学性质用途木柴燃烧木柴能燃烧可作燃料铁在潮湿的空气里生锈铁在潮湿的空气里易生锈板书设计课后回顾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一、1.物理变化2.化学变化二、1.物理性质2.化学性质铁在干燥的空气里难生锈胆矾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胆矾溶液可以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活动4:总结提高提问:通过本课题的学习,你知道了些什么?小结:这节课就上到这儿,相信同学们通过学习化学,能更多的了解我们身边的世界,更科学的爱护我们的环境。布置作业:家庭小实验:探究食盐和水的物理性质。建议上网或去图书馆、新华书店查阅有关资料。课题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课型新授课授课时间设计人魏微教学目标1..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2.初步培养学生观察实验、表达实验现象的能力。3.通过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4.通过探究,使学生体会发现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5.通过学生分组实验使学生认识到实验是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并培养同学之间的合作能力。教学重点1.激发学生对探究实验的兴趣;2.培养学生对实验现象的观察、记录和描述能力教学难点训练学生主动发现实验现象;学会表述实验现象。教具准备蜡烛、火柴、烧杯(或玻璃杯)、玻璃导管、澄清石灰水教学过程差异个性设计教学资源开发利用导语:化学离不开实验,很多化学原理都是从实验中得到的。新课引入:世界是物质的,化学主要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变化规律。化学实验是研究物质的重要手段。同学们,你做过蜡烛燃烧这个实验吗?你仔细观察过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