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一)》教案教学设计分析评价反思体会课题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一)课程标准知道李时珍和《本草纲目》等名医名著。知道《天工开物》等重要著作。以长城、北京故宫等为例,体会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①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北京紫禁城、明长城、李时珍和《本草纲目》、宋应星和《天工开物》、徐光启和《农政全书》。②通过对长城、北京城和在特定情况下的观察和鉴赏,培养学生对中国古代工程建筑的审养感受能力,想象能力和鉴赏能力,从而提高整体审美能力。③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明朝我国包括建筑在内的古典科技取得的杰出成就,仍居于世界先进水平,是人类科技百花园中的瑰宝。同时,分析总结出明朝我国科技发展的时代特点,即对传统古典科技的总结居多,对近代自然科学的运用和发展尚少,潜藏着发展停滞的危机。以此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用历史的、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的能力。④通过组织学生课后调查家乡明清时期的古建筑(包括其建筑风格、用途、文物保护状况等),以小组为单位,开展探究性学习,培养学生探究历史的兴趣和初步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过程与方法①学生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课前通过各种途径收集有关北京故宫和长城的图片资料、文字资料,和其它实物资料(如邮票、门票等等)学习收集、处理历史材料的方法,学会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②运用学生手中的资料,引导学生通过相互交流学习,感受到故宫建筑的雄伟、庄严、布局严谨和谐,认识到故宫体现了专制时期帝王至高无上的权威。③引导学生从长城的图片和文字资料中感悟到长城的文化意义和精神象征。④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播放音像资料(故宫、歌曲《长城长》等),让学生更直观地感知历史,较好地解决历史的过去性问题。⑤学生自主学习,设计图表,归纳我国三大科学巨著,让学生学会用图表的方法归纳知识,便于知识的掌握。⑥知识的拓展,以小组为单位开展探究性学习,组织学生调查家乡的古建筑,掌握简单的探究历史的方法,学会合作学习。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通过学习,使学生不但认识到故宫和长城体现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是中华民族的自豪和骄傲;而且感受到保护文化遗产的必要性和重要性。②通过对明朝科技成就的认识,培养学生自尊自信,但不固步自封的民族情怀。③学习三位科学家刻苦学习、勤于思索、脚踏实地、开拓进取的优秀品质。重点雄伟的北京紫禁城和明长城;科学巨匠和巨著难点文化成就如何反映时代特色教法选择利用现代教育技术,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开展教学学法选择①学生自主学习与分组讨论学习法相结合②探究性学习方法课堂组织形式①教师引导指导,学生自主学习②学生以四人小组为单位,合作交流,师生互动。教具媒体组合应用①师生收集的邮票、门票、相片等实物资料,图片资料和文字资料等。②音像资料、《故宫》、歌曲《长城长》③多媒体设备课程资源开发利用①课后组织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调查一下我们的家乡现今是否还保存着明清时代的建筑或工程,了解它们的建筑风格、用途、文物保护的状况,以及你对文物保护工作的建议等。②调查一下你身边有哪些事例体现的是人与自然、人力与自然力相协调的,哪些是不相协调的?板书设计第21课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一)一、雄伟的北京紫禁城和明长城。二、古典科技巨著的涌现著作作者朝代评价《本草纲目》李时珍明朝一部具有总结性的药物学巨著《天工开物》宋应星明末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农政全书》徐光启明末农业百科全书教师活动学生活动预期效果教学过程导入新课问:1、明清时期的时代特征是什么?2、这一时代特征具体表现为哪些方面?这一时代特征反映在文化上又是怎样的呢?(板书):第21课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一)(板书):一、雄伟的北京紫禁城和明长城1、北京城2、紫禁城播放:[故宫录相片断]展示:①[故宫三大殿的图片];②[乾清宫图片];③[云龙石阶图片]<结合自由阅读卡>;④[故宫鸟瞰图]。请同学们谈谈故宫的建筑风格及其所体现的时代特点(或体现了一种什么样的设计思想)答: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危机。在教师引导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