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秋季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24课《梦溪笔谈二则》复习学案 苏教版-苏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语文学案VIP免费

(秋季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24课《梦溪笔谈二则》复习学案 苏教版-苏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语文学案_第1页
1/5
(秋季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24课《梦溪笔谈二则》复习学案 苏教版-苏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语文学案_第2页
2/5
(秋季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24课《梦溪笔谈二则》复习学案 苏教版-苏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语文学案_第3页
3/5
《梦溪笔谈二则》复习目标:1.学习详略得当突出中心的方法。2.品味简洁生动的语言特点。3.掌握文中重要实词的意义用法。复习过程:课前自主复习:一、给下列字注音。蝎()喙()穰()贻()遂()胠箧()()二、《以虫治虫》重点词语解释遇子方虫,则以钳搏之,悉()为两段。旬日()子方皆尽,岁()以大穰()。其虫旧曾有之,土人谓()之“傍不肯”。三、《梵天寺木塔》重点词语解释钱氏据两浙时,于()杭州梵天寺建一木塔,方两三级,钱帅登之,患()其塔动。匠师云:“未布()瓦,上轻,故如此。”乃以()瓦布之,而动如初。无可奈何,密使其妻见喻皓之妻,贻()以()金钗,问塔动之因。皓笑曰:“此易耳,但()逐层布板讫(),便实钉()之(),则不动矣。”匠师如其言,塔遂定。盖()钉板上下弥束(),六幕相联如胠箧(),人履()其板,六幕相持(),自不能动。人皆伏()其精练()。四、一字多义。(1)如:①而动如初()②匠师如其言()(2)以:①岁以大穰()②以钳搏之()③以虫治虫()④以虫草为林()(3)之:①方为秋田之害()②其虫旧曾有之()③则以钳搏之()(4)方:①方为秋田之害()②方两三级()③方出神()(5)其:①其喙有钳()②其虫旧曾有之()③自度其足()课堂互动一、作家作品。《梦溪笔谈》的作者是,字存中,浙江钱塘(今杭州市)人,(朝代)时期科学家、政治家。其中的部分,总结了我国古代特别是北宋时期的科学成就。二、下列句子朗读节奏不正确的一项是()A.庆州界/生子方虫,方为/秋田之害B.其虫/旧曾有之,土人谓之/“傍不肯”C.方/两三级,钱帅/登之D.密使/其妻见/喻皓之妻三、把句子中省略的成分补全。(1)遇子方虫,则以钳搏之,悉为两段。(2)无可奈何,密使其妻见喻皓之妻,贻以金钗,问塔动之因。链接:省略句通常有主语省略,谓语省略,宾语省略和介词省略四种,其中尤以主语省略和宾语省略更为常见。掌握了这些特点,通过“句不离章”或联系上下文分析,把握省略句就容易了。四、翻译下列句子。(1)庆州界生子方虫,方为秋田之害。译文:(2)盖钉板上下弥束,六幕相联如胠箧。译文:(3)旬日子方皆尽,岁以大穰。译文:(4)但逐层布板讫,便实钉之,则不动矣。译文:五、问题探讨1、《梵天寺木塔》中“皓笑曰”中的“笑”表现了喻皓当时怎样的心态?。答:2.文中运用了哪些方法来表现喻皓建筑技术高超的?答:3、学习《以虫治虫》给了我们什么启示?答:课外拓展指南针沈括方家以磁石磨针锋,则能指南。然常微偏东,不全南也。水浮多荡摇,指爪及碗唇上皆可为之,运转尤速,但坚滑易坠,不若缕悬为最善。其法:取新纩中独茧缕,以芥子许蜡缀于针腰,无风处悬之,则针常指南。其中有磨而指北者。予家指南、北者皆有之。磁石之指南,犹柏之指西,莫可原其理。(选自《梦溪笔谈·指南针》)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方家以磁石磨针锋(锋利)B.指爪及碗唇上皆可为之(碗边)C.运转尤速(尤其)D.缀于针腰(联结)2.对下面句子的翻译正确的一项是()磁石之指南,犹柏之指西,莫可原其理。A.磁石的指南和柏树的指西,没有谁能确切地说明它们的道理。B.磁石的指南和柏树的指西一样,没有人知道其中的原因。C.磁石的指南,如同柏树的指西,可以说没有什么原因、道理。D.磁石的指南,如同柏树的指西,没有谁能确切地说明它们的道理。3.文章介绍了指南针的几种使用方法?答:4.沈括对指南针的研究是有卓越成就的,试从这篇短文中找出作者有哪些发现。答:参考答案一-三答案略四、(1)①像②遵照(2)①因为②用③用④把(3)①的②助词,无意义③代词,子方虫(4)①正②才③正(5)①它们的②这种③自己的课堂互动一、沈括北宋自然科学二、D。D项的停顿应是“密使其妻/见喻皓之妻”。三、四略五、1、喻皓的“笑”一方面透露出他对匠师无能的嘲笑,另一方面表现出他对解决“塔动”胸有成竹。2、面对塔动问题,喻皓以“笑”相对,称“此易耳”,从正面写出他对解决“塔动”问题是胸有成竹的,以此表现其技艺高超。而匠师的“无可奈何”则反衬喻皓技术之高。“人皆伏其精练...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秋季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24课《梦溪笔谈二则》复习学案 苏教版-苏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语文学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