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课全民族的抗战项目设计内容备注课题第16课全民族的抗战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一、能说出七七事变和南京大屠杀的画史事实。二、能讲叙日本帝国主义在侵华过和中屠杀中国人民的罪行。能讲叙中国人民抵抗日本侵略的英雄事迹。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历史资料的分析、归纳,学会分析、归纳史料的能力。发现历史与现实的联系,初步掌握史论结合的方法。态度与情感通过学习,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生活。认识军国主义的本质及危害,树立反对战争,争取和平的信念。重点南京大屠杀、百团大战。难点理解“卢沟桥事变后的抗战是全民族的抗战”。教学手段方法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说明或设计意图导入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是怎样一步一步加紧侵略中国的?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出:日本帝国主义为灭亡中国,1937年7月,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中国人民也随之开始了全面民族抗战。学生回答。营造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讲一、七七事变1.七七事变请同学们回忆我们前面学习过的内容。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不到半年,日本侵占丁东三省。紧接着又向华北推进。到1936年,形势已经到了十分危险的地步,日军势力已从东南北三面包围了北平城。战争一触即发。下面请大家先看视频再把课本七七事变一目的内容看一下。了解卢沟桥的地理位置,了解1937年7月前北平周边的形势,了解七七事变的爆发。教师提问:七七事变前北平周围的形势怎样?教师提问:卢沟桥的地理位置怎1936年,日军势力从东、南、北三面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七七事变的概况。通过这几个问题的设计。激发学生探究的的欲望,学生授新课样?教师提问:卢沟桥事变是怎样发生的?影响如何?显示:《七七事变北平形势图》引导学生阅读卢沟桥事变的经过和第29军英勇抗战的事迹。提问: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爆发的标志,同时也是中国全民族抗战开始的事件是什么?(卢沟桥事变)2.八一三事变学生阅读本节内容。提问:近代史上,列强对中国进行了哪些侵略战争?其路线如何?卢沟桥事变不久,日本又制造了八一三事变,以实现其三个月灭亡中国的狂妄计划。3.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式形成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后,引导学生归纳“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怎样形成的?”过渡:日本侵略者是野蛮、惨无人道的,震惊世界的南京大屠杀就将其的野蛮、惨无人道的本性暴露无遗二、南京大屠杀教师过渡:日军进攻上海后不久。就向南京进犯,1937年12月,日军攻陷南京,国民政府迁往重庆。作为战时陪都。南京大屠杀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发生的。下面,请同学们先看视频再把课本上关于南京大屠杀的文字描写和图片仔细地看一看,然后讲一讲你心中的关于南京大屠杀的故事,注意不要和课本上的重复。但是,对于日本军国主义在中国包围了北平,形势十分危急。卢沟桥背靠宛平城,扼平汉铁路,成为北平通往南方等地的唯一通道,是军事上的必争之地。1937年7月7日晚,日军在卢沟桥附近举行军事演习。日军借口一名士兵失踪,无理要求进人宛平县城搜查,遭到中国守军拒绝。蓄意挑起战争的日本军队悍然向卢沟桥中国守军发起进攻,并炮轰宛平城,中国守军忍无可忍。奋起抵抗,全国性抗日战争从此爆发.这就是卢沟桥事变,又称七七事变.让学生明白:卢沟桥事变不过是是日军发动侵华的前奏,真正方向是上海。1.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2.七七事变后,中共发表通电,号召全国人民团结抗战。3.七七事变后,蒋介石在庐山表示“准备应战”。4.国民党正式接受中共关于国共合作抗日的主张,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和新四军。5.1937年9月,国民党正式发表国共合作宣言。这表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开始了全民族的抗战。在自主探究的乐趣、交流中感知历史,享受探究的乐趣,锻炼学生的感悟能力。培养学生从地图中提取历史信息的能力。进一步培养学生从史料中寻找有效历史信息,得出历史结论的能力。使学生能从多角度了解南京犯下的滔天罪行,日本政府却总是闪烁其词不敢面对。而且随着右翼势力的兴起,日本国内不断出现否定其侵略的历史,引了亚洲各国人民的强烈不满。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应该怎样去做?同学们可以就这个问题讨论一下。引导: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