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上《3.10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教案设计1人教版●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掌握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线和两个阶段及其特征。2.掌握五四运动取得初步胜利的表现。3.掌握五四运动的意义。4.掌握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条件。5.了解中国共产党成立的过程。6.掌握中共“一大”和“二大”的内容并能分析其缺陷。能力目标1.通过本课的学习,能使学生学会归纳课文的方法。2.通过本课学习,能使学生学会分析不同事物间的联系,从而培养学生分析能力。3.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学会从图片史料中获取有效信息和提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德育目标1.通过本课学习,能使学生认识到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反对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五四青年表现出来的斗争精神是极其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2.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从此,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3.通过本课的学习,激发学生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和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教学重点1.五四爱国运动的意义。2.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教学难点1.五四精神。2.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意义。●教学方法1.多角度导入法。本课内容容易联系现实,时间上距现在较近,可以用不同方法导入,增加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2.情景引导法。本课可以问题入手,通过再造历史场景,创设新情景。引导学生完成本课学习目标。3.图表教学法。本课内容可以充分利用图表等历史材料去教授。可以顺利引导学生完成学习目标。4.设问法。针对不同内容,可以用不同的设问帮助学生理解。5.讲述法。对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诞生中的一些事迹,可以引导学生自己讲述,加深印象。●教具准备1.投影仪。2.关于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图像资料。●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导入语例示一]同学们,请看课本导入框中的内容:1919年5月2日,北京《晨报》发表《外文警报警告国人》一文,沉痛地说:“胶州亡矣,国将不国矣!”北京大学等学生代表知道这是法国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了,便决定召开紧急会议,讨论应对办法。5月3日晚,北京大学及北京各校代表上千人在北大法科礼堂集会,由《京报》主笔邵飘萍报告中国外交的失败情况,群情激奋。北大一位同学当场咬破中指,撕断衣襟,血书“还我青岛”四个大字,全体学生更加激愤。第二天,五四运动爆发了。那么,五四运动分为几个阶段?每个阶段的特征是什么?五四运动有什么历史意义?它对中国近代历史产生了哪些影响?我们学习完这一课,大家就明白了。[导入语例示二]同学们,每年到了五月四日,我们都要举行纪念、庆祝活动。我们只知道五月四日被定为“青年节”。那么,为什么把五月四日定为“青年节”?它与什么事有关?是什么时候开始把五月四日定为“青年节”的?这些问题,在我们学完这一课后,就会明白的。[导入语例示三]同学们,请看下面一个电影片断:(放五四运动中学生游行示威和火烧赵家楼片段)。影片中反映的是1919年北京青年学生为反对北洋政府卖国妥协、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而进行的游行示威活动。被火烧掉的是时任交通总长的亲日派曹汝霖的住宅。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火烧赵家楼事件。那么,巴黎和会是怎么回事?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为什么引起这么大的运动?学生为什么要火烧赵家楼?五四运动在中国历史上有什么重要的意义?这都是我们这一节课要学到的内容。[导入语例示四]同学们,在我们今天将要学习的这一课里,课本上提供了一张照片,请同学们看一看。这是五四运动中北京高师被捕学生回校时受到同学们的热烈欢迎时拍的一张照片,照片上面有一行字:“中华民国八年五月四日北京学界游街大会被拘留之北京高师爱国学生七日返校时摄影”。其具体情况是这样的:1919年5月4日游行学生火烧赵家楼后,北洋军阀政府步军统领李长泰和警察总监吴炳湘率领大批军警赶来,捕去学生32人。其中有北京高等师范的向大光、陈宏勋、薛荣周、赵允刚、杨荃峻、唐国英、王德润、初铭晋8人。学生被捕后,全国各界大力营救。北洋军阀政府被迫于5月7日上午释放被捕学生。被捕学生获释返校时,受到各校师生的热烈欢迎。北京高师学生后来回忆说:“由警察厅派两辆车子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