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亚非拉的奋起整体构思教学目标1.课标要求(1)以印度等国为例,简述亚洲国家实现国家独立和走上民族振兴道路的概况。(2)简述战后非洲独立运动和拉丁美洲各国为捍卫国家主权、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所进行的斗争。2.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识记理解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亚洲篇——亚洲国家的独立和振兴印度的独立与经济发展探讨印巴分治的历史根源,认识印度的历史、今天并思考其未来(1)通过引导学生分类比较亚非拉国家在争取独立运动中的不同特点,培养学生比较、概括不同历史特征的能力非洲篇——非洲民族独立浪潮非洲民族独立的进程及其胜利的意义分析非洲独立运动的原因和意义,认识殖民体系的崩溃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产物,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是历史的必然拉丁美洲篇——拉丁美洲捍卫民族主权的斗争古巴革命和巴拿马运河主权的收复认识巴拿马人民收回巴拿马运河主权所进行的斗争历程的艰苦、主权之争的激烈。提高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解决现实社会问题的能力(2)通过多媒体手段,充分利用好地图,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空间概念(3)通过设计“时政链接”,在引导学生关注亚非拉历史的同时,还要关注当前亚非拉在现代化道路上存在的问题和未来发展的命运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瓦解了帝国主义的殖民体系,但是它的消极影响尚未肃清,赢得独立的人民要进一步扫除殖民主义的残余,为建立一个公正合理的世界而继续努力教材分析亚非拉地区长期遭受西方列强的殖民统治与经济掠夺。二战后,亚非拉地区纷纷走上了争取民族独立发展的道路。本课涉及的地区极为广泛,既要掌握各个时间段内历史事件的时间概念,又要掌握亚非拉各个地区历史事件发生的空间概念。牵涉的旧知识较丰富,既有遭受民族奴役的悲惨经历,又有反抗民族压迫的艰辛历程,还有推动民族经济发展的壮丽画卷。本课分三目内容:第一目:亚洲国家的独立和振兴,主要是讲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印度等亚洲国家的振兴与崛起;第二目:非洲民族独立浪潮,主要是讲埃及等非洲国家的民族独立浪潮;第三目:拉丁美洲捍卫民族主权的斗争,主要是讲古巴的独立斗争和巴拿马人民收回巴拿马运河的主权。教学重、难点重点印度的独立与经济发展和非洲民族独立浪潮。处理方法:通过多媒体创设情境,穿越时空隧道,展示丰富的文字和图片资料,让学生感受到印度独立国家的建立是几代印度人坚持了长达百年之久、前仆后继进行斗争的结果。非洲的讲述利用好教材的地图《非洲独立进程图》,再补充关于苏伊士运河所处的地理位置和战略地位的重要性的材料。难点印巴分治、巴拿马人民收回巴拿马运河主权。处理方法:从今天的印巴关系入手,再补充材料,让学生理解英国利用宗教信仰对印度实行“分而治之”政策的目的、实质。巴拿马运河可以和苏伊士运河进行比较异同。教学方法1.问题教学法: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印巴分治的根源是什么、非洲独立的影响、古巴革命、巴拿马人民收回巴拿马运河主权的意义等问题,培养学生归纳分析问题的能力。2.分类比较法:分析亚非拉国家在争取独立运动中的不同特点,概括历史发展的规律,提高学生解决现实社会问题的能力。3.识图法:紧密联系地理学科知识,充分利用好地图,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空间概念,让历史活起来。板书设计第12课亚非拉的奋起一:设计二:设计一、亚洲国家的独立与振兴,1.印度的独立——印巴分治,2.亚洲国家的振兴,二、非洲民族独立浪潮,1.展开——20世纪四五十年代,2.高潮——20世纪五六十年代,3.深入发展——20世纪七八十年代)教学设计情景导入设计一:问题:第二次世界大战对世界的影响是什么?(在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二战后,殖民地与半殖民地人民纷纷掀起民族解放与民族独立运动,亚非拉不仅出现了一系列新兴的民族独立国家,而且使资本主义列强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建立起来的殖民体系宣告瓦解。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第12课“亚非拉的奋起”)设计二:从“第三世界”的概念入手。(教师总结:毛泽东同志在20世纪70年代曾指出:美国和苏联两个超级大国是第一世界,亚洲(除日本外)、非洲、拉丁美洲及其他地区的发展中国家是第三世界,处于两者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