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感而发学情分析:学生经过小学的学习,基本都能写清楚一件事情,掌握了写记叙文的一般知识。进入初中后,都想学到更深的知识,都想写好一篇记叙文,以表达自己的所感所悟,进而表达自己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迫切需要进一步的作文指导。教情分析:学生才进入初中,这又是第一堂作文课,对老师,对学科都有着自己新的期待。作为老师,在第一次作文课上一定要满足这种期待:既要让学生掌握“有感而发”的基本写作要求及方法,又要让学生感受到初中作文的新鲜灵动及厚重深邃。这就要求我们备课一定要做到方法与实践并重,文采与思想齐飞。教学期待:1.了解“有感而发”是写作的根本原则;2.理解关注、体悟、思考生活,是我们心灵感动、真情流露、灵魂净化、创写佳作的源泉。3.掌握“有感而发”的基本写作要求及方法。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准备:制作相应的多媒体课件,复印课堂阅读资料。教学流程:1.课前导入,激发情趣播放新学校的有关视频短片。2.调动积累,自主表述话题:跨进中学大门,同学们肯定会有许多新感受,这些感受来自各个方面:有的来自新环境,有的来自新老师、新同学,有的来自新开设的课程,有的来自与小学不同的管理方法与教学方法……请抓住给你留下最深刻印象的镜头加以描述。投影:口头表述要求⑴无论是新学校、新班级、新同学、新老师、新感受、新生活,都围绕“新”字作文章。⑵要说自己真正的内心感受,努力做到有见闻,有感想。(学生准备,教师适当个别指导)(师生互动交流)总结:讲述这类话题的基本方法是:由叙而议:即观察身边事,通过细致、生动、形象的描写,进而找到引发思考的点,进行议论,悟出道理。叙是基础,议是升华,叙议要联系紧密。由景生情:即观察周边景,通过叙写景物,生发一种情感;见是表象,思是深层;所见是切入,所思是终点;所见与所思应达到水乳交融。投影:一个镜头,一点分析,一点感悟。(这环节,重在老师与学生交流互动,让学生叙之有物,说之有形,感之有情,议之有理)3.方法指引,有感而发话题:同学们,下面来看看以前的同学才进入二附中时,结合二附中给他们留下最深刻印象的镜头写作的几个片断,具体说说这些片段写了些什么内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两者的结合点是什么?投影:片段一:这是一个宜于幻想的早晨呀!淡淡的雾,柔柔的风,挂在地平线上躲在彩云后面的朝阳,朗朗的读书声,都引起我无限的遐思。我站在新学校的大门前,尽情地欣赏着面前的一切,高大的教学楼前,是一个长方形的花园,错落有致的树木镶嵌在玲珑的假山与潺潺流水之间,俯仰生姿的层次与动静相宜的灵动相得益彰。而最引人注目的还是花园中间那高大的石碑上镌刻的校训:诚笃。短短两字深深昭示着作为姜堰二附中的学生在为人上要诚实厚道,在为学上要专心致志。看着这新而美的一切,我走向教室的速度也不由加快了好多。(写了些什么内容,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两者的结合点是什么?)(师生互动交流)总结:文章从早上的雾、风、朝阳、读书声写起,进而按由高到低,由次而主顺序写了小作者在新学校门前的所见:教学楼、花园及花园中的花木、假山,最后写自己感想:要诚实厚道,专心致志,做一个不断进取的人。其结合点是假山上的校训。(托物言志)投影:片断二:到了教室,我下意识再望了望外面,太阳还是羞答答地用云蒙住了脸,只在天空中抹上淡淡霞光。我回过头又看了看墙上的名言,奇怪的“绿色黑板”,七八排密密麻麻的桌椅,以及那小山一样的教科书……一切都是那么新奇而神秘!心也不觉变得新鲜而宽阔了。窗外,太阳还羞答答地躲在橘红色的雾气里,不想出来。我想,这初中生活就像这还未升起的太阳,那样神秘而又希望无穷,谁又能说这一路就一定走不好呢?(写了些什么内容,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两者的结合点是什么?)(师生互动交流)总结:作者主要写了窗外天空的朝阳及教室的内部环境,表达了作者对未来的憧憬。其结合点是朝阳。(借景抒情)投影:片断三:课上,张老师侃侃而谈“参与式教学”。我越听越着迷,心门像被一把闪光的钥匙蓦地打开,真是豁然开朗。这不正是我印象中的“完美学法”吗?有戏!自主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