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南乐县城关镇初级中学九年级化学上册《质量守恒定律》说课稿新人教版1.开场:我是来自平顶山市十三中学的高亚丽老师。(我是号选手。)很荣幸来到洛阳,洛阳是十五朝古都,人杰地灵。相识是一种缘分,希望这节课我们合作愉快!(更希望同学们积极参与,最后,我们要对本节课的表现进行评价。)2.喜欢听故事吗?让我们一起听一个小故事!你们认为福尔摩斯的做法正确吗?想不想证明自己比福尔摩斯更聪明?让我们一起踏上《质量守恒定律》探究之旅吧!3.类似这个小故事中的现象和问题,日常生活中还有很多:(出示一根燃着的蜡烛)蜡烛燃烧后,越变越?(出示一根生锈的铁丝)铁丝放在潮湿的空气中,它会?这些都是什么变化呢?为什么?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种类变了吗?化学反应前后,物质总质量变了吗?4.这节课,我们将从定量的角度来研究化学变化:在生成新物质以后,物质的总质量,跟反应前相比,是否发生改变呢?请同学们大胆猜想……5.同学们的意见各不相同,在化学发展史上,科学家最初的看法也不一样:1673年英国科学家波义耳通过一个著名的加热金属汞实验得出了:“化学反应后总质量增加了”的结论。在100多年后,拉瓦锡也做了一个类似的实验,得出的结论却是“反应前后总质量不变”。究竟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是减少、增加、还是不变呢?同学们通过实验验证自己的猜想。6.观察实验桌上的仪器和药品,从3个方案中选择一个进行。可参考课本和学案,如有其它需要,可向老师询问。如果哪组选择白磷燃烧,注意白磷有毒,不要用手直接接触,着火点只有40℃,要小心。用量不要太多,黄豆粒大小即可。注意观察实验现象,边记录边思考。注意实验安全。7.各组代表汇报实验结果:白磷燃烧:(为什么套气球?)(提示:物质燃烧放热)为什么气球会先胀大,后缩小?(冷却后,温度降低,氧气被消耗瓶内压强减小。)(为什么铺一层细沙?你们考虑问题很全面,很细心。)①在做实验过程中哪些质量一直没有改变?②哪些物质参加了反应?反应物P和O2的质量如何变化?③生成了什么物质?生成物P2O5的质量如何变化?④减少的反应物P、O2的质量和增多的生成物P2O5质量之间存在什么关系?碳酸钠和稀盐酸:生成物是否全部收集起来称量了?8.如何改进装置,才能把生成的CO2气体也收集起来进行称量呢?可从仪器或药品方面考虑。优化实验方案,再次进行探究:老师这里提供的有锥形瓶、橡胶塞、胶头滴管、气球、石灰水等仪器和药品。需要什么,每组派一代表到前边来领取。9.分组汇报:(生成物全部收集起来称量了,天平仍然不平衡,是不是这个反应后,物质总质量减少了?有不同的做法吗?需要补充吗?)(或:为什么质量减少了?可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抛开一些不变的质量,哪些变化的质量之间是相等的呢?哪种装置最佳呢?对有气体参与或生成的反应,作定量研究时,需用什么装置?10.通过三个实验,两次探究,同学们可以得出什么结论?同学们今天得出的结论,也是300多年来科学家们一次次用实验验证的结论,这就是著名的质量守恒定律。请同学们把它写在学案上。(板书)任何一个定律的得出或者科学发明,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像中国导弹之父钱学森的堂侄钱永建先生长期刻苦钻研,无数次的科学探究,发现并发展了绿色荧光蛋白,而获得了2008年的诺贝尔化学奖。成功必将属于每一个勤奋细心的人!请认真分析该定律内容有几处关键词?11.需要注意四点。12.老师再做一个实验:镁的燃烧。请同学们注意观察,结合刚学到的质量守恒定律进行分析提醒:要全面观察,不要只盯着白光看,对眼睛不好。先称好,报数据,举高一点。请一同学到前边观察。什么现象?为什么天平不平衡了?(3点)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哪些变化的物质之间质量应该是相等的?减轻(或增重)的原因是?(跑掉的白烟质量大于参加反应的氧气质量)强调:所有的化学反应都遵守质量守恒定律,该定律具有普遍意义。因为有时考虑问题不全面或实验方案不完善,而导致表面上的不相等。13.为什么化学反应前后的各物质质量总和相等呢?14.观察水通电分解的化学式表达式,分析讨论:①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变了吗?②化学反应前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