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物质的比热容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物理属性。(2)知道比热容的国际单位和常用单位。(3)学会查比热表及常见物质中水的比热容最大。(4)知道同种物质的比热容是相同的,不同物质的比热容一般是不同的。2.过程与方法:(1)通过比较不同物质吸热能力探究实验的设计与实施,进一步理解控制变量法;(2)通过观察比热容表,能够归纳总结其共同规律和特点。3.情感、态度、价值观:利用探究性学习活动培养学生自己动脑筋、想办法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科学的求知欲。教学设计思路以生活的实例,探究实验为基础,以学生讨论交流,演示实验为基本方法。通过生活实例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通过设计实验,科学探究培养学生科学素养;通过联系社会生活,拓展升华提升学生能力。因此本节课采用的教学方法主要是实验法,讨论法观察法,自学法等穿插进行,充分体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原则,力争使教学效果达到最佳。教学重点:比热容的定义、单位及物理意义;了解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物理属性;学会查比热表。教学难点:通过探究活动引入比热的概念;指导学生运用比热的知识解释自然现象。教具:铁架台两个(配铁圈、夹),石棉网两个,易拉罐两个,温度计两只。玻璃棒,酒精灯两个,水20克,沙子20克,秒表两个。教学过程设计:情境引入课件展示大海图片提问:大家去过海边吗?如果中午赤脚在沙子和海水中大家有什么感受?(由生活中的常识引入新课,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学生讨论:为什么海水和沙子在同一时刻的温度不一样?(引入新课)(一)比热容活动一:探究物质吸热升温的属性1、提出问题:根据P41提供的实例,为什么海水和沙在同一时刻的温度不一样呢?2、猜想与假设:同一时刻沙和水温度不一样可能3、实验设计:⑴如何才能使沙和水温度升高?⑵用什么方法来比较沙和水哪个吸热升温快?理解:在加热方法相同情况下,加热时间的长短可表示。方法:让它们升高相同的温度,比较加热时间长短;加热时间短吸热升温(快/慢)⑶实验时要注意控制哪些物理量不变?4、进行实验收集证据:物质质量/kg升高200C所需时间/s升高400C所需时间/s沙水5、分析与结论:质量相等的沙和水升高相同的温度时,沙比水需要的时间(长/短)。由此可知,升高相同温时沙比水吸收的热量(多/少)。这说明:质量相等的不同物质,在升高相同的温度时,吸收的热量(相同/不同).想一想:除了上述的方法外,还有别的方法来比较沙和水吸热升温快慢吗?让它们加热相同的时间,看哪个温度升高得多;温度升高得多的吸热升温(快/慢)活动二:阅读理解P42正文部分与P43“一些物质的比热”。(1)定义: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简称比热。(2)物质的比热容常用符号c来表示;它的单位是:焦/(千克·摄氏度),符号J/(kg·0C)。(3)水的比热最大,为4.2×103J/(kg·0C)。物理意义:。(4)比热容是物质的物理属性之一,它与物质的种类、物质的状态有关;与质量、变化的温度、吸收热量的多少无关。交流讨论:现在,你能解释为什么海水和沙子在同一时刻的温度不一样了吗?活动三:水具有比热容大的特点,在日常生活、生产中有许多现象与此特点有关。请举二例,并能进行简单的说明其中蕴含的科学道理。例:北方春天的晚上,农民往稻田里灌水以防止秧苗冻坏;道理:水的比热容大,在夜间放热时,降温较慢,使秧田里秧苗的温度不至于过低而冻坏。(1)举例:;道理:。(2)举例:;道理:。学习小结、布置作业1.学习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还有哪些疑惑?请说一说,并和大家交流。2.布置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