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农委工作总结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全市各级各部门紧紧围绕“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中心任务,坚持以城乡一体化发展为统领,严格保护和落实“四个百万亩”产业布局,以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不断创新工作思路,着力抓好措施落实,各项工作都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上半年目标任务的完成进度和质量都取得了预期效果。一是农业现代化进程继续领先全省。刚刚公布的全省农业现代化进程监测数据显示,我市20XX年6大类21项指标平均综合得分达到84.46分,比全省平均高9.57分,比第二名无锡高0.85分,常熟、张家港、太仓、昆山、吴江五个市、区全部进入全省前十。二是夏粮生产实现历史新突破。夏收夏种抓得紧、进度快、成效大,为全年粮食增产增收奠定了扎实基础。全市104万亩小麦平均单产达到348公斤,14万亩油菜平均单产达到174公斤,分别比去年还增产2.3公斤和3.4公斤,均创出历史最高水平。三是农业产业结构进一步调整优化。秋熟水稻种足种好,种植面积达到120万亩,建立水稻高产创建万亩示范片33个。水产养殖面积111.23万亩,水产品价格比去年上升10%左右。蔬菜播种面积80.55万亩次,同比略有增加,枇杷、杨梅、春茶、果品等特色农产品普遍增产。上半年出栏生猪55.6万头、出栏家禽1328万羽。四是重点工作完成情况良好。全年确定的五大类28项重点工作推进顺利,基本实现时间过半任务过半。完成幅度较为明显的有:新增农业园区7.5万亩,完成率75%;新增高效设施农业2.92万亩,完成率91%;新增造林绿化面积6.61万亩,超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完成农产品检测956批次,完成率87%;引进农业外资1.82亿美元、农产品出口2.4亿美元。五是政策机制进一步完善提升。上半年编制完成了《20XX-20XX年XX市区“菜篮子”工程蔬菜生产基地规划》、《关于加快推进畜牧业转型升级的实施意见》,制定了“XX市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意见”、“(沉尸井)建设与补助标准”、“阳澄湖生态保护”等政策意见,完善了农委重点考核工作、粮油高产创建考核办法、改进工作作风的规定等工作机制。在具体工作中,第1页共7页各级各部门按照年初的总体部署,思路高度统一,行动步调一致,着力聚焦“农业现代化、生态文明和民生热点”三大任务,重点突破,整体推进,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聚焦现代农业,创新经营方式。上半年,省委常委、市委蒋宏坤书记多次考察调研现代农业,对落实“四个百万亩”、发展家庭农场、促进农民增收等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市政府周乃翔市长、市委陈振一副书记、市政府陆留生副市长以及市人大、市政协等领导,也多次督察指导城乡一体化、农业现代化、夏收夏种、农业生态保护、农业经营机制、村庄环境综合整治、农产品现代物流建设等工作。全市农业现代化典型和亮点不断涌现,各级各类农业园区总面积达到78万多亩,5个国家级园区、8个省级园区和一大批千亩万亩示范区的集聚能力、示范功能、引领作用不断增强,越来越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生力军和主导力量。农业机械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全市新增高速插秧机141台,小麦收脱机械化达到100%,水稻机械化种植达到95%,夏熟秸秆机械化还田率超过94%。农业科技发展进一步增强,申报实施农业、水产、林业等三新工程项目33个,开展高效园艺、规模种植等科技入户项目24个,制定农业种质资源保护方案,选择备选项目11个。现代农业经营主体加快培育,农业龙头企业上半年实现销售收入535.7亿元,同比增长9.15%,培育和注册了一批家庭农场,注重发展以本地农民为主的专业合作社和种养大户。(二)聚焦生态文明,推进“四个百万亩”。蒋宏坤书记在“两会”期间指出,苏州如果没有“鱼米之乡”、苏州就不能称其为“苏州”,如果没有良好的生态宜居空间、苏州就不能被称为“人间天堂”。全市坚持把“四个百万亩”作为优化生态环境的重要资源、彰显“鱼米之乡”特色的重要载体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各级农业部门积极与国土、规划等部门协调配合,联合各镇和村,加大摸底调查力度,逐级分解任务,逐块踏田核实,上半年先后完成基础数据的采集、整理和核实,大范围开展试点推进,截止到目前数据信息录入进度已超过90%。加快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