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掌握:阿拉伯数字的由来;古代连接欧、亚、非三大洲的商路;阿拉伯人对世界文化传播的贡献;《马可·波罗行纪》及其影响等。2.过程与方法理解:阿拉伯人对世界文化传播的贡献;世界各地区各民族和平交往的历史意义。了解:马可·波罗的生活与工作经历。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认识到和平交流是人类文明交流的主流方式【教学重点】阿拉伯数字的由来;可马·波罗在元朝的生活与工作经历。【教学难点】世界各地区、各民族和平交往的意义。【课前导学】1、很久很久以前,一条条陆地和海洋商路就把欧亚非三大洲联系在一起,其中就有著名的连接的丝绸之路,通过这些商路,中国的、、、,印度的、、等作物也传到欧洲。2、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中,人作出了重大贡献。3、阿拉伯数字的创造者是,人把它发展并传播。(时间),阿拉伯数字与现在写法基本一致。4、年,17岁的马可·波罗来到中国,受到的赏识。《》一书记述了马可·波罗在的经历与见闻,激起欧洲人对东方的憧憬与向往。【课堂反馈】一、选择题:1、创立了包括“0”在内的阿拉伯数字的是:()A、古代阿拉伯人B、古代腓尼基人C、古代印度人D、古代希腊人2、著名的旅行家马可·波罗是:()A、阿拉伯人B、印度人C、英国人D、意大利人3、生活在13世纪的意大利人如果想了解中国的历史,他会选择下列哪部书作为参考:()A、《荷马史诗》B、《三国演义》C、《马可·波罗行纪》D、《天方夜谭》4、以下不属于马可·波罗经历的事情的是:()A、17岁从威尼斯出发前往中国B、在中国生活了17年C、出使日本D、与热那亚人作战5、马可·波罗一行何时来到中国:()A、隋朝B、唐朝C、元朝D、清朝6、把中国的四大发明传播到世界的是:()A、阿拉伯人B、印度人C、英国人D、意大利人7、阿拉伯人对世界文化的传播与交流作出了重要贡献,不包括:()A、传播了中国的四大发明B、传播了印度人创造的0到9的计数法C、传播了伊斯兰教D、阿拉伯人写的《马可·波罗行纪》激起了欧洲人对东方的憧憬和向往二、材料解析题1、阅读下列材料。乔治·萨顿:“拉丁文化是西方的,中国文化是东方的,而阿拉伯文化却两者兼备。”请回答:(1)你是否赞同乔治·萨顿说的?你的根据是什么?(2)阿拉伯人对世界文化发展所作的贡献,给了你哪些启示?2、马可·波罗在《马可·波罗行纪》中写道:“我在东方看到了喷油的的泉,可以燃烧的石头,用轻巧的纸张来做的货币……”“(日本)君主有一大宫,其顶皆用精金为之……宫廷房室地铺金砖,以代石板,一切窗栊亦用精金。”请回答:(1)马可·波罗说的“喷油的泉,可以燃烧的石头,用轻巧的纸张来做的货币”各指什么?(2)你怎样看待他对东方的描述?课前导学1、亚欧、罗盘针、造纸术、火药、火器、糖、稻米、棉花。2、阿拉伯3、印度人、阿拉伯、16世纪4、1271、忽必烈(或元世祖)、《马可波罗行纪》、东方课堂反馈一、选择题CDCCCAD二、材料题。1、(1)、赞同、阿拉伯在东西方交流中吸收融合了东西方文化。(2)科学和知识源于生活,人们必须在实践中主动学习,坚持探究,敢于创新才有可能不断地发展和完善自己。2、(1)油田、煤、纸币。(2)马可波罗的描述有失真和夸大的成分。一是当时东方并非遍地黄金。二是他没有到过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