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23课《愚公移山》导学案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九年级下册语文学案VIP免费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23课《愚公移山》导学案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九年级下册语文学案_第1页
1/5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23课《愚公移山》导学案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九年级下册语文学案_第2页
2/5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23课《愚公移山》导学案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九年级下册语文学案_第3页
3/5
《愚公移山》1、扫清字词障碍,准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掌握重点字、词、句的意思,能较顺利地翻译课文。3、理解课文中运用对比、衬托的手法突出人物形象的写法以及运用神话结尾的作用。4、学习愚公移山的精神,理解愚公形象的现实意义。一、预习导学【链接材料】——1.翻译课文的方法指导。(1)加。文言词以单音节为主,而现代文则以双音节为主。有些文言实词的基本意义保留至今,只需在原词上加一个字,变成现代的双音节词。如“方”即“方圆”指面积。(2)改。有些文言实词至今已不用了,可以改换一个意思相近的词来代替。如“仞”可改为“丈”。当然,“仞”的长度不等于“丈”,但这里的“万仞”是虚数,所以,可以用“万丈”来代替。(3)补。文言文中通常有省略主语、介词的宾语和量词等,所以翻译时,必须补出。如“二山”即“两座山”。(4)调。文言文的语序有的与现代汉语不同,翻译时需要调整。如“甚矣,汝之不惠”这是谓语提前的倒装句,翻译时可作“你太不聪明了!”(5)省。文言文中的发语句,即句首的助词,或句中语气助词,如果省略后不影响原意的可省去。如“虽我之死”“之”字是助词,在句中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翻译时可省略不译。1、字音仞()箕畚()孀()龀()匮()荷()2、词语(1)重点实词:许彻惧负匮(2)通假字寒暑易节,始一反焉甚矣,汝之不惠河曲智叟亡以应一厝朔东,一厝雍南无陇断焉(3)古今异义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曾不能损魁父之丘何苦而不平(4)一词多义且年且九十()且焉置土石()焉且焉置土石()始一反焉()而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其其如土石何()其妻献疑曰()惧其不已()(5)词类活用现象箕畚运于渤海之尾吾与汝毕力平险聚室而谋3、重点句子翻译(1)甚矣,汝之不惠。(2)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3)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4)河曲智叟无以应。二、探究展示:1、北山愚公移山的原因是什么?2、愚公的宏伟目标是什么?3、愚公之妻提出了两个什么问题?4、河曲智叟讥笑并且阻止愚公移山的理由是什么?5、文中两处表现愚公移山的决定得到大家支持的句子是6、移山路途遥远,时间长的句子是7、愚公批驳智叟的话与第三段有关内容形成对比的一句是8、愚公在批驳智叟的话语中阐明自己的观点话语是9、文中和愚公相反的人物形象是(智叟),本文通过愚公移山的成功,反映了(),也说明了()的道理。10、愚公认为自己能移山是从()观点出发,看到了人力的无穷,认为(),所以驳斥有力,坚持移山;智叟认为愚公不能移山是从()观点出发,认为人在()的,所以对移山之举采取()的态度,阻止移山之举,愚公是真正的()智叟是真正的()。三、练习反馈:(一)、词语解释①河曲智叟亡以应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②惩山北之塞③甚矣,汝之不惠④曾不能毁山之一毛⑤惧其不已也⑥无陇断焉⑦年且九十⑧寒暑易节⑨杂然相许⑩吾与汝毕力平险⑾箕畚运于渤海之尾(二)、句子翻译①寒暑易节,始一返焉。②甚矣,汝之不惠!③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④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⑤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⑥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⑦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三)、选择题1、选出下列句子中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A.汝心之固固:顽固B.惧其不已也已:已经C.寒暑易节易:交换D.河曲智叟亡以应亡:通“无”,没有2、选出下列句中的“于”与“箕畚运于渤海之尾”中的“于”意义相同的一项。()A.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B.皆以美于徐公C.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D.生于忧患,死于安乐3、选出下列句子翻译不正确的一项。()A.惩山北之塞(苦于山区北部的阻塞)B.且焉置土石(况且把土石运到哪里去呢)C.甚矣,汝之不惠(你太不聪明了)D.曾不若孀妻弱子(你曾经不知寡妇孤儿)4、选出对文章内容分析不正确的一项。()A.本文是古代寓言,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大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B.愚公之妻和智叟对...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23课《愚公移山》导学案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九年级下册语文学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