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马鞍山市金瑞初级中学七年级地理《7.1.4地形图的判读》教案人教新课标版课题7.1.4地形图的判读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通过阅读海拔和相对高度示意、等高线绘法示意图、分层设色地形图、地形剖面图使学生明确地面高度的计算方法,等高线概念;了解等高线地形图、分层设色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的构成和特点。能力目标通过引导学生对等高线地形图中的等高线间高程,疏密程度,不同形态的判读、分析,培养学生阅读和运用地形图的能力.初步学会在地图上辨认地面的高低起伏。情感目标让学生把所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联系,使其懂得学习地理知识必须有科学的方法和严谨。教学重点等高线形态与地势高低、坡度陡缓的关系教学难点地形图上中五种主要的地形类型的判读教学辅助多媒体课件、预习学案。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已经对地图的基本要素有了了解,实际上地球表面不是平的,而是高低起伏的。例如有高山、平原、海洋等等,这些地形是如何在地图上表示一目了然的呢?二、自学释疑学生观察比较:地面高度的测量有几种方法有几种?它们的测法有什么不同?学生自学:读课文并观察课本上的“等高线示意图”,体会等高线是怎么绘制的?学生自学分层设色地形图,辨认高原、山地、丘陵、盆地、平原五种地形并区分它们的特征。然后再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对比高度表从颜色上区分五种基本地形。读图分析小组活动:引导学生读课本P25图1.36(1)认识图上山顶、山脊、山谷、鞍部、陡崖的形态。(2)辨别山顶、山脊、山谷、鞍部、陡崖的等高线形状及其特点。三、课堂小结五、课堂练习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