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数NO:期___教学内容19南北战争教学目标1、识记与理解:说出美国领土向西部的扩张过程,了解《宅地法》和《解放黑奴宣言》两个法令;理解美国南北战争爆发的原因以及南北战争的性质和意义。2、能力与方法正确评价林肯,体会个人在历史中的作用。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学习中感受林肯的不屈不挠、积极进取精神,养成百折不挠的个人品质。教学重点美国政府在南北战争中采取的措施;南北战争的意义。教学难点美国南北方两种经济制度的矛盾和南北战争的性质。教学方法及教具讲授法,合作探究,启发点拨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导入新课(多媒体展示:惠特曼的抒情诗《哦!船长!我的船长》。)师:让学生一起朗诵《哦!船长!我的船长》这首诗,并体会诗的内涵。教师设问:在这首诗里面,“已倒下的船长”是指谁?(教师出示林肯的照片以作提示)教师继续设问:“险恶的航程”是指什么?(学生从提示中可以回答出“美国的南北战争”这一主题,从而导入新课。)师:林肯是美国历史上的一位维护国家统一,主张废除黑人奴隶制度的总统,却在1865年4月14日晚观看戏剧表演时遇刺身亡,你想知道他为什么会被刺杀吗?那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这场决定美国命运的南北战争吧!二、学习新课(学生声情并茂地朗诵。通过由文学导入历史的学习,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了解美国领土扩张的过程。)美国南北战争(点击出现:1、美国领土的扩张。)(教师引导学生回忆第一学习主题“美国的独立”中相关内容,引导学生认识到当时美国领土狭窄,不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师:美国刚获得独立时的领土面积只有90多万平方公里,为了满足资本主义发展需要,美国不断向西扩张。(多媒体展示美国领土动画示意图并作简单介绍)师:为了对西部土地进行开发,向西部移民是一个重大举措,在移民中最具代表的是土著印第安人。问:他们在西迁的过程中生活状况怎样呢?(多媒体展示印第安人西迁的图片,引导学生从人口和土地的变化看待他们悲惨的遭遇。)师:看来,美国的西进运动是印第安人的一部血泪史。问:美国的西部大开发给美国带来了哪些影响?(教师都应给予肯定的评价。)师:(总结)从经济方面看,西部大开发极大地促进了美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使美国经济很快赶到了世界前列。其中,工业总产值也一跃而居世界第四位。点击出现:2、南北战争的爆发。)师:随着领土的扩张,美国南北经济走上了不同的发展道路,出现了两种经济制度并存的局面。问:是哪两种经济制度呢?师:当时北方资本主义工业迅速发展,工业化程度很高,需要获得大量的自由劳动力和广阔的国内市场;而南方却是落后的种植园经济,从事棉花、烟草的种植,大量的使用黑人奴隶劳动,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经济在全国的发展。师:黑人奴隶的数量约占南方人口的一半,他们的地位怎样呢?让几位学生进行一场“拍卖黑奴”的表演。(学生讨论可能从利弊两方面都提出看法,如对经济发展有利,环境破坏等。)(让学生通过课本回答北方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南方种植园经济制度。)(学生的活动表演)(学生的回答可能会涉及各个方面,如地位低,奴隶主残暴等,教师应该肯定学生的回答)(学生根据前面的知识能够回答反对奴隶制)(教师应该肯定表演并表扬学生。)师:黑奴交易形象地展示了战争前南方黑奴的地位状况。问:看了拍卖会之后的感受是什么?继续设问:面对这样的境况,设想一下黑奴们会怎么做呢?(学生的思路会打开,课堂的气氛可能很活跃。)师:非人的待遇激起了奴隶的反抗,他们采用怠工、装病、逃亡甚至武装起义等多种形式进行斗争。问:北方是资本主义制度,对待奴隶制度的态度是什么?师:到了19世纪60年代,美国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北方迫切地希望废除奴隶制,南方种植园主则坚持奴隶制度,种植园主为了获取更多的经济利益,极力想把西部领土也变成蓄奴州,双方的矛盾进一步激化了。问:通过介绍可以看出,北方资产阶级与南方种植园主之间的矛盾焦点是什么?(学生认识到奴隶制的存废问题。)(点击出现:南北矛盾的焦点——黑人奴隶制的存废问题。)师:1860年1月,主张逐步废除奴隶制的林肯当选总统。小组代表介绍林肯的基本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