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课日本明治维新教学目标基础知识感知日本明治维新促使两国社会所发生的巨大变化概述改革过程中所采取的措施能力训练过程方法提取信息探究讨论日本幕府统治危机出现的原因有哪些?明治维新如何挽救当时日本所面临的危机?分层解疑比较辨析日本明治维新与中国戊戌变法都是挽救社会危机的改革,为什么结果不一样?(从时代背景、领导者、参加者、改革措施等方面进行比较)情感态度价值观唯物史观俄国和日本在欧美一些国家建立并巩固了资产阶级政权的大背景下,通过统治者自上而下的改革,部分地实现了资产阶级革命的任务,加快了本国资本主义发展的步伐,完成了重大的历史转折人文素养日本明治维新后,疯狂对外侵略——这些都是俄、日改革的消极作用,我们深切地同情受害者。但是,从整个世界历史发展的大局来看,俄、日当年的改革都顺应了时代潮流,积极作用占主要地位教学重点明治维新及其历史意义教学难点日本明治维新及其历史意义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温故知新1.从17世纪中期到19世纪中期,已有哪些国家建立并巩固了资产阶级政权?(英国、美国、法国)2.教师指出:这三国完成历史转折的过程中,都发生了战争,都采用了暴力革命的手段。当资产阶级的政权建立并巩固之后,由于它们在政治上比封建制度先进,在科技上发明成果累累,在经济上迅速富裕起来,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很快……体现出全方位的优越性,形成了资本主义时代潮流,世界各国必然要被卷入进来。今天要了解的俄、日两国的历史转折,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发生的。请大家打开课本117页,根据屏幕上的导读提纲阅读全文,作好读书标记。课件演示导读提纲(引导学生探索、交流、讨论、练习。)1.日本幕府统治危机出现的原因有哪些?结局怎样?2.明治维新如何挽救当时日本所面临的危机?3.日本明治维新与中国戊戌变法都是挽救社会危机的改革,为什么结果不一样?(从时代背景、领导者、参加者、改革措施等方面进行比较)(1)教师引导学生回忆中国历史上讲过的“甲午中日战争”,提问:“为什么国土狭小的日本能够战胜地大物博的大清国?”导入对近代日本历史的学习。(2)“幕府统治的危机”可以分为两个教学步骤:第一步先让学生了解19世纪中期的日本社会状况。①引导学生观察《日本封建社会等级示意图》。②教师适当补充幕府统治的有关内容。可打出投影:幕府禁令:除特许船外,严禁其他船只驶往国外。除特许船外,不得派遣日本人至国外。禁止官吏在长崎码头直接购买外国船只货物。③阅读相应的课文文字。使学生形成这样的认识,日本是闭关锁国的落后的封建国家,而幕府是封建势力的总代表。第二步,提问:“为什么幕府统治出现严重危机?”引导学生从课文中归纳总结,再通过阅读“导入框”、观察“美国军人登上日本土地”插图和“明治维新前的日本”地图等多种渠道,感受外国势力对日本渗透。这使得日本主权受到破坏,面临沦为半殖民地的危险。这里重点让学生学会将文字信息和图片信息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一定的直观感受。另外,教师需要提醒学生,一部分中下级武士成为改革力量的核心。(3)“倒幕运动”只需要学生简单了解就可以了,不必过多讲解。(4)“明治维新改革内容”,重在使学生理解每一项措施的含义和作用。教师提问:“明治维新使日本迅速由弱变强,那么它到底出台了哪些妙计呢?”引发学生主动探究的欲望。探究活动可以围绕下面三个问题层层递进:1.改革从哪些方面着手?具体措施是什么?2.这些改革措施分别起到了什么作用?3.改革使日本社会产生了哪些深刻变化?为使学生探究深入下去,建议:①教学中将学生分组,使他们相互竞争。②引导学生将课文大小字内容与插图有机结合,增加感性认识。③要弄清“藩”与“县”的区别。④回答第三个问题时,要引导学生充分发挥合理想象,答案也可以不拘一格。(5)关于“明治维新的影响”,应从正反两方面进行评价。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看待历史事物的能力。正面的评价主要是指改革对日本国内产生的影响,这里要注意和幕府统治下的日本进行比较,正面评价是问题的主要方面。反面评价主要指改革对周边国家的影响,可以引导学生联系甲午中日战争、日俄战争等史实加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