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课标要求】了解五四爱国运动的基本史实,理解五四精神;简述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的史实,认识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意义。【教学目标】一、识记与理解记住五四运动爆发和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时间和地点,了解五四运动爆发的原因,知道五四运动的两个阶段,理解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意义。二、能力与方法通过了解五四运动爆发的原因,培养学生将中国历史置于世界历史国际大背景下进行分析的能力,并准确把握五四运动的性质。通过对五四运动两个阶段的特点的比较,提高学生对问题的比较分析能力,同时使学生学会用动态的观点认识历史事件。通过对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原因,过程及影响的完整把握,培养学生在把握事物内在联系的基础上理解历史事件的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领会“五四精神”的内涵,培养青年学生以天下为己任的社会责任感和自觉能动性。认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早期的共产党人为了中国革命的胜利不懈探索和奋斗的结果,其前赴后继的奋斗精神和开拓精神是我们学习的榜样。【重点难点】重点:五四爱国运动的历史意义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难点: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对五四精神和党诞生意义的理解。【授课类型】新课。【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准备】1.课前布置学生收集巴黎和会和中共创始人的有关资料和图片。2.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学方法】讨论法,读书指导法,谈话法,情景教学法。【教具媒体】计算机与课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师:哪位同学知道五月四日是中国什么节日?这个节日是怎么来的呢?它源于一场伟大的爱国运动——五四运动,它如同一颗流星划破夜空,如同火炬穿透黑暗,揭开了中国革命新的篇章。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回到那个民族命运风雨飘摇的岁月,那个令无数青年热血沸腾的时代,探寻先锋的足迹,体悟五四精神的精髓。(多媒体显示课题:第9课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讲授新课:一、五四运动1、快速阅读一、二框题,学生自主学习,完成下表:(多媒体显示五四运动简表)导火线经过爆发时间地点参加者斗争口号领导者发展中心主力前期后期成果意义2、探究问题,加深理解视频播放顾维钧在巴黎和会上的演说片段(教师用书所附光盘中的my1919)师:“1919年1月28日,中国代表团顾维钧关于山东问题的精彩发言,使‘全场鼎沸,掌声如雷’。以美国总统威尔逊为首,五强代表团纷纷离席,拥向前来与顾维钧握手致贺,甚至日本首席代表西园寺公爵也心服口服前来握手,并鞠躬致意。一时成为当地以及世界许多地方报纸的轰动新闻”。(1)巴黎和会上中国为什么蒙受了战败国的耻辱?(原因探究)师:中国是世界的中国,世界格局的变动不可避免地波及中国。以重新瓜分世界为目的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作为战胜国的中国为何还是成为列强宰割的对象?回顾当时的中国现状:辛亥革命没有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在中国的统治,中国仍然外受帝国主义的蹂躏,内有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经济落后,主权不独立,和推行霸权的帝国主义交涉,谁会维护弱小者的利益?以顾维钧为首的中国代表虽据理力争,也改变不了再次被宰割的命运。弱国无外交!作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工具的北洋军阀政府,明知丧权,却准备在和约上签字。在中国历史的紧要关头,北京青年学生凭着一种对祖国无比诚挚的爱和胸腔中燃烧的青春热血,勇敢的走上历史舞台,吹响了革命求存的号角——五四运动爆发了。(播放电影《我的这一辈子》片断)(2)6月初,五四运动在运动主力和运动中心等方面有哪些不同?(经过探究)①(运动前期)学生采取了哪些方式进行斗争?结果怎么样?(出示下列图片):1919年5月4日,北京大学队伍浩浩荡荡从红楼向天安门前进;北京大学的游行队伍向天安门进发;北京学生爱国游行示威队伍;学生们在前门大街激昂讲演;天安门前愤怒的人群(油画);上海各界2万余人声援北京学生(1919年5月7日);北洋政府出动军警逮捕街头讲演的学生②6月初(运动后期),表现出了哪些新特点?(多媒体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