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邓稼先学习目标1、整体把握课文,理解文章内容,学习邓稼先的思想品格和奉献精神。2、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把握文章在行文顺序、材料安排方面的特点。学法指导通过质疑问难、小组讨论、全班归纳的方法进行探究性的学习。自主学习1.知识链接:(1)关于“两弹一星”1999年9月18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五十周年之际,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隆重表彰为我国“两弹一星”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23位科技专家,并授予他们“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追授王淦昌、邓稼先、赵九章、姚桐斌、钱骥、钱三强、郭永怀“两弹一星”功勋奖章。“两弹一星”最初是指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卫星。“两弹”中的一弹是原子弹,后来演变为原子弹和氢弹的合称;另一弹是指导弹。“一星”则是人造地球卫星。(2)关于邓稼先,邓稼先,1924年出生在安徽省怀宁县一个书香门第之家,1945年抗战胜利时,邓稼先从西南联大毕业,他于1947年通过了赴美研究生考试,于翌年秋进入美国印第安那州的普渡大学研究生院。由于他学习成绩突出,不足两年便读满学分,并通过博士论文答辩。此时他只有26岁,人称“娃娃博士”。1950年8月,邓稼先在美国获得博士学位九天后,便谢绝了恩师和同校好友的挽留,毅然决定回国。同年10月,邓稼先来到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任研究员。此后的八年间,他进行了中国原子核理论的研究。关于杨振宁1922年9月22日出生于安徽合肥,美籍华裔物理学家,因与李政道一起提出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理论,共获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他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涌现出来的一代杰出物理学家中在理论和实验两方面都有影响的物理学家之一。(3)关于文体:本文是一篇人物传记。人物传记是记录人物生平事迹的一种实用文。一般有两类,一类是记述自己的生平,一类是记述他人的生平。传记最大的特点就是“实录”。传记可繁可简,一般按时间顺序来记叙。长篇传记要写出当时的时代背景、周围环境等。当然,重点是写人物的思想、学习、工作和生活状况。短小的传记(小传),只需写人物的主要生活经历和思想状况,甚至可以选写人物生平的几件典型事情。2.借助工具书,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元勋()浩hàn()惶恐()胆qiâ()臻()mò地()模型()liáoliáo无几()珩()轮kuò()3.下面成语的书写都有错误之处,请指出并改正。暂露头角()消声匿迹()含辛如苦()汉马功劳()风尘朴朴()风餐路宿()风刀双剑()廖廖无几()4.整体感知:(1)邓稼先,著名家,是中国、主要的理论设计者,被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追授“”奖章。(2)本文是一篇通讯。这种文体要求能地报道新近发生的事情。以叙述为主,也可结合、;时间要求不像那么及时。合作探究第一课时探究一:初读课文文章共有六个大段,六大段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之间有什么联系?探究二:再读课文写邓稼先,却为何要从一百年以前的甲午战争写起?第二课时探究一:析读课文在文章中作者对邓稼先有极高的评价,请速读课文,找出有关句子。根据你们找出的对邓稼先评价的句子,概括一下在你眼中邓稼先是怎样一个人?探究二:品读课文为什么把邓稼先与奥本海默对比着写?请概述两人最本质的区别。探究三:拓展迁移请你为邓稼先写一段颁奖词。我的收获1.学习了本文,你还收获了什么?10.邓稼先自主学习2.Xūn瀚huáng怯zhēn蓦mó寥寥hãng廓3.崭销茹汗仆露霜寥寥4.(1)物理学原子弹、氢弹“两弹一星功勋”(2)人物真实描写议论消息合作探究第一课时探究一:初读课文.第一部分是引子,第二部分简介了邓稼先的生平经历和贡献,第三部分、第四部分是第二部分的补充、延伸和扩展,第五部分重点写出了邓稼先的深厚博大的民族文化背景,超凡的创造才能,坚强的意志,坚定的信念,甘为祖国献身的崇高精神,是第二部分的具体化。第六部分是全文的总结。探究二:再读课文先概述我国近一百多年的历史,是为了说明邓稼先是对中华民族从“任人宰割”到“站起来了”这一巨大转变做出贡献的科学家,是对历史的发展产生巨大影响的历史人物。第二课时探究一:析读课文邓稼先是中华民族核武器事业的奠基人和开拓者,是我国的“两弹元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