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课木兰诗学习目标:1、积累文言词语,学习详略得当的叙事方法,力争熟读成诵。2、分析木兰这个人物形象。3、学习古代劳动人民保家卫国的热情。学习重点:准确的背诵及默写;古今异义的实词;互文句的翻译;木兰的人物形象;理解排比句式及其作用。学习难点:准确的默写;古今异义的实词;互文句的翻译。学习详略得当的叙事方法。课前预习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1、理解木兰形象,学习本文的表达特点。2、认真完成预习自测,并将预习中不能解决的问题标记出来,填写到后面“课后反思”处。3、利用15分钟高效完成。教材助读1、题解《木兰诗》又叫《木兰辞》,选自宋朝郭茂倩(qiàn)编的《乐府诗集》,这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民歌。北朝民歌以《乐府诗集》所载“梁鼓角横吹曲”为主。这是当时北方民族一种在马上演奏的军乐因为乐器有鼓有角,所以也叫“鼓角横吹曲”。《木兰诗》是北朝乐府民歌的代表作,《孔雀东南飞》则是南方乐府诗的代表,它们一起被称为“乐府双璧”。2、背景介绍《木兰诗》产生的时代,当在西魏。那时正是南北朝时期南北对峙,战争是北朝社会一个最突出的现象,整个北朝的历史几乎与战争相终始,在初期“五胡十六国”的130多年中,战争尤为频繁。五六世纪间,我国北方少数民族鲜卑族与柔然族在黑山、燕山地区进行过长期的战争。这与诗里所写的木兰出征路线正相吻合。这可能就是《木兰诗》的历史背景。预习自测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机杼()鞍鞯()胡骑()金柝()策勋()赏赐()云bìn()pèi头()扑shuò()雄cí()阿zǐ()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①问女何所忆()②愿为市鞍马()③北市买长鞭()④万里赴戎机()⑤关山度若飞()⑥朔气传金柝()⑦策勋十二转()⑧赏赐百千强()⑨著我旧时裳()⑩出郭相扶将()雄兔脚⑪扑朔()雌兔眼⑫迷离()对镜⑬帖花黄()出门看⑭火伴()3、课文塑造了一个怎样的木兰形象,你喜欢吗?跟小组同学说说喜欢的原因。我的疑问课内探究情景导入前一段时间,闻名全球的迪斯尼公司投入巨资将中国的一部古代文学名著搬上了银幕,轰动了世界,大家知道这部影片叫什么名字吗?对,是《花木兰》。花木兰在中国是家喻户晓的女英雄,她到底有什么魁力,以至于风靡世界,打动了不同种族人民的心呢?今天我们就带着这个疑问,来学习木兰的最初雏形——北朝乐府民歌《木兰诗》,相信大家一定会找到答案的。学始于疑木兰之所以有如此广泛的影响,原因是什么?质疑探究一、整体感知,按要求学习。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①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②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③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④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⑤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2、区分下列句子的修辞方法:(1)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2)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3)朔所传金柝,寒光照铁衣。()(4)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5)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6)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7)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8)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9)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3、理解性默写(1)《木兰诗》中写木兰从军的原因是:(2)《木兰诗》中表现木兰出征前紧张繁忙、周密有序的预备情形的几句是:(3)《木兰诗》中写爷娘、姐姐、弟弟迎接木兰归来的诗句是:(4)《木兰诗》中简写木兰奔赴战场的两句:(5)《凉州词》诗云:“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木兰诗》中有相似的两句诗是:(6)《木兰诗》中写征途遥远行军神速的语句是:(7)《木兰诗》中体现木兰战功卓著的是:(8)《木兰诗》中运用对偶写边塞夜景和军营寒苦:(9)《木兰诗》中描写木兰辞别父母踏上征途情景、思念亲人的诗句是:(10)成语“扑朔迷离”出自《木兰诗》中的:二、课文内容理解熟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1、《木兰诗》是一首长篇叙事诗,诗歌描述了的故事,刻画了木兰这一生动形象:(人物形象概括)表现的古代劳动人民乐观勇敢的爱国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