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教育与文化一、课堂目标:1、知道我国在核科学技术\航天技术\农业科学和医疗技术方面的标志性成果,了解863计划;2、理解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影响;二、重点:通过收集本课相关资料培养学生查找资料、团结协作的能力;难点:通过讨论网络技术给我国带来的影响,培养学生辨证地分析问题的能力;三、教学流程【自主学习】在预习基础上完成下列表格:类别典型性成就代表人物核技术航天技术农业技术医疗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课堂展示】1.我国是一个爱好和平的国家,为什么要研究原子弹?2.中国农民说:吃饭靠两平:一是邓小平,二是袁隆平。你能说说这是为什么吗?他们为什么如此爱戴两平呢?2.同学们平时喜欢上哪些网站?上网的目的是什么?你认为网络有哪些不良影响?作为中学生应怎样防止和抵制网络的不良影响?3.3.你知道863计划吗?它包含哪些方面的内容?你能就其中一个方面说说你的看法或感想吗?小结:心得:第18课教育和体育事业的发展一、课堂目标:记住教育“三个面向”的具体内容和我国“教师节”的具体时间及体育工作的方针:了解实现现代化的基础在教育,知道重要的教育法规的名称;二、重点:建国后教育、体育工作的巨大成就难点:对教育、体育工作取得重大成就原因的分析三、教学流程【自主学习】1、1983年,邓小平提出,“教育要面向,,面向”,为教育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1999年,党和国家作出了,全面推进的决定,强调教育改革要以提高和为重点。2、经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确定从年起,每年的月日为教师节。3、新中国成立后的体育工作方针是“”;1995年,国务院颁发了《》,给群众体育活动注入了新的活力。4、2001年7月,北京获得年第届奥运会主办权,圆了中国人一个世纪的申奥梦。【课堂展示】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2001年7月13日,对炎黄子孙来说,是一个彻夜难眠、永远难忘的日子。这一天晚上,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在莫斯科向全世界宣布:“2008年夏季奥运会主办城市是——北京。”材料二北京奥运会组委会在2004年、2005年相继发布了北京2008年奥运会的吉祥物、会徽、主题口号。(1)中国申奥成功说明了什么?(2)中国申奥成功的基础是什么?(3)北京2008年奥运会的吉祥物是,会徽是,主题口号是“”。(4)2008年奥运会在北京成功举办,作为一名中学生,谈谈你的感想。【信息反馈】1.随着“科教兴国”战略的确立,党和国家逐渐将社会主义建设的战略重点确定为()A.科技B.教育C.文艺D.体育2.深化教育改革的重点是()A.增加教育的投入B.提高民族素质和创新能力C.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D.实施希望工程3.我国基本实现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是在()A.1986年B.1988年C.1992年D.2000年4.中国运动员走出国门,最先赢得世界瞩目的体育项目是()A.排球B.射击C.乒乓球D.举重5.新中国第一个世界冠军是()A.许海峰B.容国团C.陈镜开D.李宁6.我国运动员夺得奥运会第一块金牌是在()A.1980年莫斯科奥运会B.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C.1988年汉城奥运会D.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7为教育事业的发展指明方向的是()A.“科教兴国”战略B.“人才强国”思想C.邓小平“三个面向”讲话D.深化教育改革8.成为群众体育活动中的三支重要队伍是()A.老年人B.残疾人C.少数民族D.大学生9.2008年如果你在北京,你将亲眼观看到哪届奥运会?()A.第二十八届B.第三十届C.第十九届D.第二十九届10、我国“科教兴国”的奠基工程师()A.基础教育B.职业教育C.中等教育D.义务教育小结:心得:第19课百花争艳的文艺园地一、课堂目标:了解“文化大革命”前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出现的优秀文艺作品;理解新中国建立以来,我国文艺事业发展的原因,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文艺园地出现繁荣局面的原因。二、重点:文学艺术创作先后出现两个高峰的原因与表现及其所反映的时代背景;难点:对所涉及的文艺作品的了解与评价。三、教学流程【自主学习】1、1956年为繁荣文艺,党和政府提出的方针是什么?在此方针的指导下,从新中国的成立到文革前的十七年间,我国文艺事业的成就是什么?2、八亿人民八个戏,反映了我国什么时期的文艺事业的状况,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什么?3、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