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2课教学目标1.梳理知识结构,识记知识要点;2.综合知识的分析及理解。重点知识要点的识记难点解题能力的培养教法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过程教学内容个案调整教师主导活动学生主体活动知识要点的梳理:一、填空题1、中国近代民族工业产生的时间________。到19世纪上半期,最著名的企业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中国民族工业出现了“短暂的春天”的时间________。当时发展最快的民族工业是________,列举著名的实业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状元企业家____,主张大力发展民族工业提出了_______口号;后来又主张实业养教育提出了_______口号;创办了中国第一所师范学校_____和中国第一座博物馆_4、中国人开办的第一家轮船运输公司________,创办时间_______,创办者_______。5、中国自行架设的第一条电报线于___________年代出现在_______到______之间。6、中国人自办的第一份近代报纸___________。1872年创办的最为著名的报纸_________。7、中国近代第一所新式学堂______,创办时间____。中国第一所高等院校_________,创办时间_____,是____变法中产生的。京师大学堂后改名为_______,改名时间____。8、1917年_____任校长,使北京大学成为__________的中心和________的发源地。9、中国人自己设计和施工的第一条铁路____,设计者,修建时间_______。10、侯德榜研制的________________,在美国费城举办的万国博览会上获得金奖,被被誉为___________。1932年,披露了索尔维制碱法奥秘的中国化学家_______写成的专著_______。抗日战争时期,把世界制碱技术水平推向了一个新高度是中国化学家__发明的________。11、我国第一部比较系统地介绍世界各国情况的著作______,《海国图志》的编著者____,编书目的______。中国戊戌变法时的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是,其译著《》12、徐悲鸿的国画《____________》和油画《__________》教学内容个案调整教学过程教师主导活动学生主体活动等是其代表作。13、由_______作词、______作曲的《________________》,对于激发人民群众的抗日斗志起了重要的作用。14、周恩来赞誉_________“为抗战发出怒吼,为大众谱出呼声”,其代表作________。15、中国第一部无声电影______________,中国第一部有声电影______________。二、材料题1、近代中国、经济、政治、社会生活具有明显的近代化趋势。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轮船招商局大生纱厂③④⑤中国最早使用的电话机材料二轮船、火车等新兴交通工具的使用,报刊传媒与近代出版业的蓬勃发展,剪发辫、改称谓等社会风尚的革新。……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1)材料一中“轮船招商局”创办人是谁?请再举一家洋务派创办的民用企业?“大生纱厂”的创办人是谁?为挽回国家利益.发展工商业,他提出什么口号?(2)从材料二中,列举“新兴交通工具”和“社会风尚的革新”的表现?辛亥革命前后这些礼节、称呼的变化表明了什么?上述变化说明了什么问题?(3)图③、图④是两款新式服装,请分别写出其名称?图⑤中电话机首先在中国哪个城市使用?2、材料一从l912年到l919年,中国新建厂矿有六百多家,新增资本达一亿三千多万元,超过了过去的半个世纪。其中发展最快的是纺织业和面粉业。此外,火柴、榨油、造纸、化工等轻工业,也发展迅速。(1)据材料一,中国民族工业发展具有什么特点?(2)据材料一,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高峰在何时?造成此时迅速发展的原因有哪些?(3)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板书设计教学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