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常见的盐同步测试一、选择题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所有的盐均能食用,故称食盐B.所有的盐均易溶于水C.所有的盐都是白色晶体,且有咸味D.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均称为盐考查目的:盐的概念。答案:D。解析:生活中的盐是指食盐,主要成分是氯化钠;化学中的盐是一类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的总称。2.氯化钠俗称食盐,有许多重要用途,比如它是重要的调味品,炒菜时如果不放食盐,菜将食之无味。下列关于氯化钠用途的说法错误的是()A.医疗上用来配制生理盐水B.农业上可用来选种C.生活中可用来腌渍蔬菜和肉D.生活中用来做发酵面粉考查目的:食盐在各方面的用途。答案:D。解析:食盐可用来配制生理盐水,可用于选种,可以腌渍蔬菜、肉等食品,食品中发酵粉的主要成分是碳酸氢钠。3.冬天大路积雪的时候,向公路的积雪上撒盐能加快冰雪融化。其原因是()A.盐水混合物的凝固点较低B.盐水混合物的沸点较高C.盐水混合物的凝固点较高D.盐与雪发生了化学反应考查目的:食盐在生活中的用途。答案:A。解析:盐水凝固点比水低,可以防止路面结冰。4.下列几种盐中,能在人体的新陈代谢中维持血液适当的酸碱度,并通过人体复杂的作用产生消化液帮助消化的是()A.氯化钙B.氯化钠C.硝酸钾D.碳酸钠考查目的:食盐在人体新陈代谢的作用。答案:B。解析:人体中的食盐大部分以氯离子的形式存在于体液中,具有促生盐酸、帮助消化和增进食欲的作用。5.把某种工业用盐误作食盐食用引起中毒的事件时有发生,常被作为食盐误食的工业用盐的主要成分是()A.KMnO4B.Na2CO3C.NaNO2D.MgSO4考查目的:亚硝酸钠的毒性。答案:C。解析:亚硝酸钠是一种工业用盐,误食会中毒,且和食盐外观相似,容易与食盐混淆。高锰酸钾是紫黑色固体,与食盐有明显区别。碳酸钠和硫酸镁虽均为白色粉末,也易与食盐混淆,但是两种物质均无毒,即便误食也不会引起中毒。6.食盐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可用于生产:①消石灰②氯气③盐酸④硫酸⑤烧碱⑥纯碱。以上正确的是()A.②③⑤⑥B.③④⑤C.①④⑤⑥D.①②③④⑤⑥考查目的:食盐在工业上的用途。答案:A。解析:根据质量守恒关系(原子守恒),工业上可以氯化钠为原料可以制取的物质中,应该含有钠元素,或者含有氯元素。所以工业上以氯化钠为原料,可以制取碳酸钠、氢氧化钠、氯气和盐酸等,而消石灰和硫酸中既不含有钠元素,也不含有氯元素,所以不是以氯化钠为原料制取的。7.粗盐提纯的过程中需要进行蒸发溶液的操作,下列关于蒸发溶液操作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将浑浊的液体直接倒入蒸发皿内加热B.开始析出晶体后用玻璃棒搅拌C.蒸发皿内出现较多固体时停止加热D.待液体蒸干后停止加热考查目的:蒸发操作中的注意事项。答案:C。解析:粗盐提纯是将过滤后澄清液体倒入蒸发皿加热,否则蒸发得剩余物中可能仍含有不溶性杂质。加热过程要一直用玻璃棒不停地搅拌,出现较多固体即可停止加热,利用余热把水蒸干。8.我国著名化学家侯德榜改进了某种化工产品的工业生产技术,这一技术生产出来的产品获得了当时美国费城万国博览会金奖。这种生产技术是用于生产()A.烧碱B.纯碱C.精盐D.尿素考查目的:对侯德榜和侯氏制碱法的了解。答案:A。解析:我国制碱工业的先驱──侯德榜。为纯碱和氮肥工业技术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其改进的工艺被称为“侯氏制碱法”,其中的“碱”是指“纯碱(碳酸钠)”,生产中的副产品是一种常用的化肥氯化铵。9.下列关于“粗盐提纯”实验过程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为加快过滤速度,应用玻璃棒不断搅拌过滤器内的液体B.如果经两次过滤滤液仍浑浊,则应检查实验装置并分析原因C.蒸发滤液时要用玻璃棒不断搅拌,用酒精灯持续加热直到蒸干为止D.倒入蒸发皿里的溶液不应超过蒸发皿容积的1/5考查目的:粗盐提纯过程中过滤和蒸发两个重要操作的注意事项。答案:B。解析:A项过滤时玻璃棒用来引流;B项过滤后滤液仍浑浊可能是装置存在问题;C项蒸发滤液不能蒸干,待大部分固体出现即可停止,利用余热把剩余水分蒸干;D项倒入蒸发皿的溶液体积不超过容积的1/2即可。1...